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大黃貼臍促進胸腰椎骨折后腸蠕動效果的觀察

發布時間:2014-02-27 共1頁

  【摘要】  目的 觀察大黃貼臍對胸腰椎骨折后腸麻痹促進腸蠕動的效果。方法 選擇在開化縣中醫院住院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給予大黃貼臍,對照組未給予大黃貼臍,常規臥硬板床休息,常規藥物治療。對兩組進行比較。結果 試驗組的腸蠕動恢復比對照組要早(P<0.01)。結論 大黃貼臍對胸腰椎骨折后腸麻痹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效果肯定。[關鍵詞] 大黃;貼臍;腸蠕動[中圖分類號] R68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726-6424(2007)04-0296-02

  胸腰椎骨折,臨床上比較常見,由于腹膜后血腫刺激了腹腔神經節,使腸蠕動減慢,常出現腹痛、腹脹甚至出現腸麻痹癥狀。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了大黃貼臍的方法,促進腸蠕動的恢復,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齡21~75歲。本組病例為T10~L3段骨折,其中T102例、T1110例、T1212例、L116例、L212例、L310例,均為外傷引起骨折,經X線片和胸腰椎CT檢查確診。伴脊髓損傷6例,多個椎體骨折8例,手術治療11例。

  1.2  方法  本組病例按入院順序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一般情況相似,有可比性。試驗組入院后給予大黃貼臍(生大黃10 g研末,用75%乙醇調成糊狀,置于麝香止痛膏對著患者臍中央貼敷,留置12 h,間隔12 h),對照組未給予大黃貼臍,常規臥硬板床休息,常規藥物治療。觀察兩組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

  2  結果

  兩組腸蠕動恢復情況見表1.顯示腸蠕動恢復時間試驗組較對照組早。表1  兩組腸蠕動恢復時間  注:t=12.842,P<0.01

  3  討論

  3.1  大黃貼臍的作用

  3.1.1  臍  神闋穴,沖、任、督三脈一源而三歧,皆交匯于臍,故臍為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臍部表皮角質層薄,皮下無脂肪組織,屏障功能最差,臍下兩側分布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外敷藥物有利于長時間的滲透和吸收,加之乙醇辛溫作用和麝香止痛膏的活血化瘀的功能,使血管擴張,有利于大黃滲透作用于大腸,刺激腸壁,促進腸蠕動的恢復。

  3.1.2  大黃  味苦寒瀉下,可以蕩滌腸胃,通利水谷。所含的結合性大黃酸類物質,能刺激大腸壁引起腸管收縮、分泌增加,使大腸內容物容易排出,從而達到瀉下通便的作用[1]。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大黃所含的蒽醌類物質具有致瀉作用,作用于大腸而產生通便作用[2]。大黃研末用乙醇調糊,酒性助大黃活血化瘀。麝香止痛膏由麝香、紅茴香根、辣椒、樟腦等組成,能迅速滲透皮膚,促進血液循環,發揮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通經活絡作用[3]。

  3.1.3  貼臍的作用  貼臍起到了穴位刺激和藥物局部吸收的雙重作用[4],且方法簡便,起效快,無不良作用。尤其在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可以不用改變體位給藥和換藥。

  3.2  注意事項  貼臍時要清潔局部皮膚,如出現皮膚過敏應停止使用,但不必處理,矚患者不要抓癢,一般過1~2天即愈;此外在貼臍時防止患者受涼。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