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參苓白術散治療慢性腸炎56例

發布時間:2014-02-27 共1頁

  參苓白術散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筆者近年來采用此方治療慢性腸炎共56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男30例,女26例;年齡36~68歲,平均52歲;療效<6個月25例,6個月~2年26例,2~8年5例,大部分患者在就診前曾接受過西藥治療,療效不顯。本組56例,56例均經辨證為脾虛泄瀉;證見大便時溏時泄,水谷不化,稍進油膩之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飲食減少,脘腹脹悶不舒,面色萎黃,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1.2方法辨證施治:脾虛泄瀉治以健脾止瀉,方用參苓白術散加味。藥物:人參10g,炒白術15g,茯苓15g,薏苡仁30g,橘皮g,炒扁豆12g,桔梗5g,山藥30g,甘草10g,砂仁6g,蓮子肉10g,五倍子10g,藿香12g,佩蘭12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口服。

  2結果

  本組經治療后全部有效,其中治愈45例,顯效5例,好轉6例。

  3典型病例

  患者,女,56歲,因脘腹脹悶、食少便溏4年,加重1個月而來院就診,患者于3年前因飲食不慎而患急性腸炎,大便為稀水樣,便每日8~10次,伴有不消化之食物殘渣,腹痛腸鳴,服用氟哌酸膠囊、顛茄片等藥治療3天腹瀉減輕而自行停藥。此后每食油膩及稍生冷食物后就發生腹瀉,大便為稀水樣便,每日5~6次,時愈時發,發病后曾給予西藥治療(藥名不詳),而療效不佳。目前癥見:患者面色萎黃,胸腹脹悶,四肢乏力,食少便溏,伴有腸鳴,大便仍為稀水樣,伴有食物殘渣,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診斷為脾虛泄瀉。給予參苓白術散加藿香12g,五倍子10g,佩蘭12g,服藥5天后病情好轉,20天后痊愈,至今未見復發。

  4體會

  參苓白術散為益氣健脾,滲濕之方,主治脾胃虛弱,方中以四君平補脾胃之氣為主,配扁豆、薏苡仁、山藥之甘淡,蓮子甘澀,輔助白術,既可健脾,又能滲濕止瀉,加砂仁辛溫芳香醒脾,加藿香、佩蘭、芳香化濕,五倍子澀腸止瀉,桔梗載藥上行,臨床應用療效甚佳,實為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之良方。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