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7 共1頁
宮內放置節育器是一種安全、有效、簡便的有效避孕方法,為現今育齡婦女普遍選用的避孕措施,但放置后常引起月經失調,如月經量多、經期延長、月經中期出血、經期前點滴出血或經后淋漓不盡,血性白帶,痛經。一般發生在放環后半年內,部分患者放置數年后仍有上述癥狀不減輕。搜集整理
1.病例選擇
1.1 治療前需常規超聲檢查,以了解子宮情況及宮內節育器位置是否異常。必須排除盆腔疾患、卵巢疾患、子宮疾患,如子宮肌瘤、卵巢腫瘤。
1.2 常規消毒后做婦科檢查,排除陰道及宮頸疾病。
1.3 血常規檢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減少、血液病等。
2.辨證施治
2.1 氣虛血熱氣虛不能攝血,伴有虛熱內生,癥見月經先期量多,或淋漓不凈,血色紫黑有小血塊,腹痛下墜,頭暈,舌苔黃膩,脈緩。治療需益氣養陰,兼清熱。方藥:當歸6克,川芎6克,白芍9克,熟地12克,阿膠12克,炙黃芪12克,黨參12克,茯苓15克,白術12克,萸肉15克,炙龜板12克,女貞子12克,地骨皮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2 肝腎陰虛素體肝腎虛弱,又環臥胞宮,影響胞宮主月經的功能,導致沖任失調,癥見月經先期量多或量少淋漓,色紅,有時中期出血,腰酸膝軟,心煩易怒,口干便燥,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治療滋補肝腎,調經止血。用藥:女貞子12克,旱蓮草12克,山藥12克,吐絲子12克,杞子15克,杜仲15克,肉蓯蓉15克,炒白術12克,生地榆12克,量多者,加白芨10克,苧麻根15克,量少淋漓者,加茜草12克,海螵蛸12克,赤芍10克。
2.3 氣滯血瘀因環臥胞宮,阻礙氣血運行,癥見經量多、血下行不暢、色紫有塊甚至淋漓不凈,舌邊有瘀點,脈弦。治療以活血化瘀,止血調經。方藥:紅花6g,桃仁12g,丹參15g,當歸15g,川芎9g,生地12g,赤芍12g,香附12g,延胡索15g,青皮9g,參三七粉(分吞)3g,蒲黃炭12克,五靈脂9克(另包煎),益母草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2.4 下焦濕熱因放環不慎或日久瘀熱蘊結,濕熱留滯下焦。包括放環操作不當,沒有嚴格無菌操作,或放環后不注意個人衛生致逆行感染,或術前即存在盆腔炎或子宮內膜炎。癥見月經量多、色紅、臭味、腹痛,平時白帶多色黃臭味,小便黃赤,脈細數。治療以清熱解毒,利濕調經。西醫治療為抗菌消炎止血。方藥:忍冬藤15克,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夏枯草15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炒枳殼12克,益母草15克,雞冠花12克,臭椿皮12克,仙鶴草30克,土茯苓15克,熱重加黃芩炭12克,濕重者加薏苡仁12克。
3.討論 放環后月經失調、出現腰腹酸痛、月經失調、痛經,是因為節育環置入宮腔后可刺激子宮引起子宮收縮排異,作為一種異物在宮腔內壓迫組織,引起局部子宮內膜的損傷,導致胞宮氣血失穩定狀態,常影響月經周期中、后期的子宮內膜創傷的康復。近年來臨床上常用抗生素配合中成藥抗炎止血治療,取得一定的療效,但仍有不少患者不能改善臨床癥狀,用中醫辯證施治能更好地針對不同證型的病例,取得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