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中醫基礎面、線、點精華總結一目了然【氣血津液】

發布時間:2014-02-27 共1頁

  中西醫執考指南內容繁多,特別是中醫基礎理論又按照西醫部分理論詮釋,難以記憶。因此必須從指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內容(面)全部粗略看一遍理解,再按要點(線)進行總結出精華(點)列出圖表進行對比。下面我舉一例:“氣血津液”進行列表,有贊成認可的話,今后我在學習中為根據指南不斷列表總結。這樣既方便他人同時也方便了自己。

  

名稱
生成
功能
運動、分布
陰陽
屬性
關系

分類
1元氣
2宗氣
3營氣
4衛氣
1先天之精
2水谷之精
3清氣(自然界)

1推動作用
2溫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攝作用
5氣化作用
6營養作用
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1主動
2主溫煦

一:氣與血

1氣能生血
2氣能行血
3氣能攝血
4氣能載血

二:氣與津液

1氣能生津

2氣能行(化)津

3氣能攝津


元氣
1先天精氣
2水谷精氣

1促進生殖發育

2推動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活動

1根源于腎
2三焦布散全身



生命之源
元氣與宗氣(見表)
宗氣
1清氣(自然界)
2水谷精氣
1行呼吸
2行氣血
3與視、聽、言、動有關
積聚胸中(膻中)貫注心肺
1上出于肺,循喉嚨走息道
2下注丹田,并注入足陽明之氣街下行于足。
3貫心入脈





宗氣與元氣(見表)
營氣
水谷精氣
1營養全身
2化生血液
營行脈中,布散全身

柔順(清)
營氣與衛氣(見表)
衛氣
水谷精氣
1護衛肌表、防御外邪
2溫養臟腑、肌肉、皮毛
3開合汗孔、調節體溫
1產于中焦
2衛行脈外、布散全身

A與營同步
B晝入陽分,肌表
夜入陰分,內臟
C按機體需求周行全身



?G疾滑利(濁)
衛氣與營氣(見表)

1物質基礎
A營氣、津液B腎精
2臟腑共同參與
A脾胃(氣血生化之源)
B心(主血、生血)
C肝(a疏泄氣機b貯藏、調節血量c佐腎精化血)
D(a主骨髓造血b腎元推動臟腑功能)
1濡養作用
2運載作用
3血能養神
1多個臟腑(心脾肝腎)共同作用
2血行基本條件:氣的推動、固攝作用平衡
3血行具備條件:
A血量充盈,寒溫適度
B脈管性能通暢良好
C臟腑功能正常



1主靜

2主濡潤

一:血與氣 :
1血能化氣
a釋放機體所需清氣、水谷之氣(營氣)
b營養內臟化氣功能}

2血能載氣
(血為氣之母)


二:血與津液:
津血同源
a血能化津
b津能化血

津液
水谷(脾胃、小腸、大腸共同參與)
1滋潤營養
2化生血液
3運氣載氣

1脾輸布
A脾之升清B脾之散精
2肺宣降
A部分水液經衛氣作用化為汗液排出體外B部分水液化為水氣呼出口鼻
3腎蒸化
A腎陽直接氣化,精者復歸于肺,余濁化為尿液排出
B腎陽間接推動溫煦臟腑的吸收、輸布。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