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頁
墓碑形ST段抬高是AMI早期或超急性期嚴重心肌損傷的表現形式,以老年人發生率高。經臨床觀察呈墓碑形ST段抬高者均發生透壁性心肌梗死,入院1周內并發癥多、泵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束支阻滯、心梗后心絞痛及心肌梗死擴展明顯增多,死亡率顯著增高。提示此種心電圖改變可作為判斷AMI預后的一個獨立指標。
如Wimalaratma報道63例AMI中呈墓碑形者6例,呈普遍性ST-T改變者57例,前者住院頭七天內4例死亡,而后者僅2例死亡,經Fisher精確試驗評定兩者差異顯著(P=0.001),Huang J等回顧性分析605例心肌梗死并隨訪1~7年,其中71例(11%)呈墓碑形者,左心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增多、心率變異性(HRV)降低、運動試驗ST段抬高發生率高,頭2年內11%死亡,與Wimalauatma報道一致。Guo XH等報道124例AMI24小時內心電圖表現及后來進行冠脈造影研究,其中24例呈墓碑形與100例非墓碑形ST段抬高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①所有呈墓碑形的病例(包括下壁梗死在內)前降支冠脈完全性或部分性閉塞;②左前降支病變嚴重且多半發生在冠脈近端;③顯示三支冠脈閉塞發生率明顯增多;④強烈提示前壁心肌梗死發生率高。作者結論:心肌梗死呈墓碑形改變者經冠脈造影結果,顯示左前降支近端嚴重狹窄,往往伴有多支冠脈病變,以前壁梗死多見。
?。ǘ┡袛嗾`區 基碑形ST段抬高的判斷,主要在于對圖形認識,現引證1993年Wimalaratma首次報道墓碑形ST段原始圖形,可從兩個角度理解這個刺激性名詞。1、ST段向上凸起并快速上升高達8~16mm,r波矮小,r波時限通常<0.04s,表示心肌損傷嚴重;巨大Q波表示部份心肌已有壞死性病理改變;終末T波未倒置表示心肌梗死時間處在早期。綜上心電圖表現,是一種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嚴重心肌損傷的特殊表現形式,提示冠脈多支病變,梗死面積較大,易導致各種室性心律失常,預后不良,故命名為墓碑形。
2、心電圖表現輪廓酷似墓碑狀。從作者原始含義巨大病理性Q波是墳墓的墓碑,而r波微小,甚至看不清,不屬墓碑。但國內雜志已發表資料中,往往以R波作為墓碑,而誤判為急性心肌梗死墓碑形ST段抬高。故對此型的判斷應深刻理解圖形各波段含義,全面綜合分析,既不要過左,也不能過右,要恰如其分做出正確結論,有利于擬定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