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藥物的首過消除發生于
A.舌下給藥后
B.吸入給藥后
C.口服給藥后
D.靜脈給藥后
E.皮下給藥后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首過效應發生于藥物進入體循環之前的胃腸道、腸黏膜細胞和肝臟,所以是在口服給藥后。
2.下列有關胎盤屏障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胎盤絨毛與子宮血竇間的屏障
B.通透性與一般毛細血管相同
C.幾乎所有藥物均可通過
D.可阻止藥物從母體進入胎兒血循環中
E.妊娠婦女原則上應禁用一切影響胎兒發育的藥物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胎盤對藥物的轉運并無屏障作用,幾乎所有的藥物都能透過胎盤進入胎體。
3.下列關于藥物不良反應敘述錯誤的是
A.治療量時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反應
B.難以避免,停藥后可恢復
C.常因劑量過大引起
D.常因藥物作用選擇性低引起
E.副作用與治療目的是相對的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治療作用與不良反應是藥物本身所固有的兩重性作用。治療作用是指符合用藥目的,藥物作用的結果有利于改變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過程,使患病的機體恢復正常。凡與用藥目的無關,并為患者帶來不適或痛苦的反應統稱為藥物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又包括副作用、毒性反應、后遺效應、停藥反應、變態反應和特異質反應等。其中副作用是在治療劑量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反應,常由于藥物的選擇性低造成,難以避免,停藥可恢復。毒性反應常有用藥劑量過大引起,因此副作用是在治療量下發生的,而有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是與藥物劑量無關的。
4.藥物在適當劑量時只對少數器官或組織產生明顯作用,這種特性稱為
A.安全性
B.有效性
C.耐受性
D.選擇性
E.敏感性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機體不同器官、組織對藥物的敏感性表現明顯的差異,對某一器官、組織作用特別強,而對其他組織的作用很弱,甚至對相鄰的細胞也不產生影響,這種現象稱為藥物作用的選擇性。題干所述是藥物作用的選擇性。其他答案均與題干無關。
5.某藥半衰期為5h,1次用藥后從體內基本消除(消除95%以上)的最短時間是
A.10h左右
B.1d左右
C.2d左右
D.5d左右
E.10d左右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按一級動力學消除的藥物,藥物單次給藥后,大約經過5個半衰期消除96%以上。根據題干信息計算為25小時。
二、A2型題:每一道考題是以一個小案例出現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6.某患者,女性28歲。因與家人爭吵口服了1000mg的鎮靜催眠藥。已知該藥一級動力學消除方式消除,半衰期為8小時,當體內藥物殘余量少于50mg時患者即可醒來。患者多長時間后可以醒來()
A.20小時
B.30小時
C.40小時
D.50小時
E.60小時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藥物經過5個半衰期后,基本消除,殘余藥物少于5%。
三、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7-8題共用備選答案)
A.弱酸性或弱堿性藥物解離常數
B.弱酸性或弱堿性藥物解離常數的負對數
C.口服藥物吸收時首次通過肝臟經轉化而使進入體循環的藥量減少
D.收入血的藥量
E.藥物隨膽汁排泄到達小腸后被重新吸收的過程
答案 A B C D E 7.首過消除是
答案 A B C D E 8.肝腸循環是
正確答案:7.C,8.E 解題思路:首過消除從胃腸道吸收入門靜脈系統的藥物在到達全身血循環前必先通過肝臟,如果肝臟對其代謝能力很強,或由膽汁排泄的量大,則使進入全身血循環內的有效藥物量明顯減少。腸肝循環是指被分泌到膽汁內的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經由膽道及膽總管進入腸腔,部分藥物可再經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經肝臟進入血液循環。
(9-10題共用備選答案)
A.副作用
B.毒性反應
C.過敏反應
D.耐受性
E.成癮性
答案 A B C D E 9.巴比妥類藥物引起皮疹、發熱,屬于
答案 A B C D E 10.巴比妥類藥物引起呼吸抑制,屬于
正確答案:9.C,10.B 解題思路:首先應了解巴比妥類藥物是鎮靜催眠類藥物,其藥理作用為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其次,過敏反應屬I型變態反應,表現為: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多與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用藥劑量及療程無明顯相關性。服用巴比妥類藥物后出現皮疹,多考慮為過敏反應。毒性反應一般是用量過大或時間過長,藥物在體內蓄積過多引起的嚴重不良反應,即藥理作用過度,故巴比妥類藥物引起呼吸抑制多考慮為毒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