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診斷
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肝細胞性黃疸患者的尿液是
A.菌尿
B.血尿
C.乳糜尿
D.血紅蛋白尿
E.膽紅素尿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血尿見于泌尿系統的炎癥、腫瘤、結核、結石及出血性疾病。菌尿見于泌尿系統的炎癥,乳糜尿見于淋巴通道阻塞,多見于絲蟲病。血紅蛋白尿見于蠶豆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及惡性瘧疾等。膽紅素尿見于肝細胞性黃疸及梗阻性黃疸。
2.血小板減少,常見于
A.脾切除術后
B.急性胃出血后
C.急性溶血后
D.急性白血病
E.以上均非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血小板減少是指血小板低于100×10/L。常見于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
3.中性粒細胞增多不見于( )
A.感染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溶血
D.脾功能亢進
E.大手術后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脾功能亢進時白細胞破壞增加,故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減少。
4.下列疾病,腦脊液放置24h后,可有纖細的網狀薄膜形成的是
A.化膿性腦膜炎
B.病毒性腦膜炎
C.結核性腦膜炎
D.腦膿腫
E.腦腫瘤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腦脊液為無色透明的,當由炎癥滲出時,因纖維蛋白原及細胞數增加,可使腦脊液形成凝塊或薄膜。急性化膿性腦膜炎時,腦脊液靜置1~2h即可出現凝塊或沉淀物;結核性腦膜炎的腦脊液靜置12~24h后,可見液面由纖維薄膜形成。
5.反映肝損害的最敏感的檢查指標是
A.AFP(甲胎蛋白)
B.ALT(谷丙轉氨酶)
C.ALP(堿性磷酸酶)
D.CHE(膽堿酯酶)
E.CHO(膽固醇)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肝功能正常值一谷丙轉氨酶(ALT):參考值為小于50U,是診斷肝細胞實質損害的主要項目,其高低往往與病情輕重相平行。堿性磷酸酶(ALP):正常參考值為30~90U/L。經由膽道排出。因此,肝臟疾患出現排泄功能障礙,膽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轉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總膽固醇(Ch)及膽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時脂質代謝障礙情況,阻塞性黃疸時,Ch可增加,脂肪肝時也可能增加,如嚴重肝臟損害,總膽固醇和膽固醇酯均可下降。甲胎蛋白(AFP)是用于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生化檢驗指標。雖然甲胎蛋白(AFP)升高,但此時大多數肝癌患者無明顯癥狀。
二、A2型題:每一道考題是以一個小案例出現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6.患者,男性,56歲。既往有慢性腎炎病史10余年。近1周來,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少尿等癥狀。查體:貧血外貌,顏面浮腫,精神萎靡。實驗室檢查: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為lOmlmin,此時應考慮為()
A.腎功能正常
B.腎功能不全氮質血癥期
C.早期腎衰竭
D.晚期腎衰竭
E.終末期腎衰竭代償期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患者既往有慢性腎炎病史。近l周出現了尿毒癥的臨床癥狀,查體有貧血外貌,且精神萎靡,顏面浮腫;血清內生肌酐清除率降至為10ml/rain,故應考慮晚期腎衰竭。
7.患者,女性,23歲。近半個月來不明原因出現低熱、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查體發現有胸腔積液。胸腔積液檢查結果:外觀呈紅色,渾濁,比重1.020,黏蛋白定性試驗陽性,細胞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計數為900×10/L,此時應首先考慮()
A.系統性紅斑狼瘡
B.化膿性胸膜炎
C.心力衰竭
D.腎病綜合征
E.結核性胸膜炎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患者為年輕女性,有不明原因低熱。查體胸腔有積液。胸穿檢查胸腔積液為滲出液,細胞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故應首先考慮是結核性胸膜炎。
三、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8-9題共用備選答案)
A.紅細胞管型
B.白細胞管型
C.上皮細胞管型
D.透明管型
E.蠟樣管型
答案 A B C D E 8.正常人尿中可以偶見的管型是
答案 A B C D E 9.主要見于腎盂腎炎的管型是
正確答案:8.D,9.B 解題思路:透明管型偶可見于健康人清晨濃縮尿中,在腎實質病如腎小球腎炎時可明顯增多;白細胞管型表示腎實質有炎癥變化,主要見于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
(10-11題共用備選答案)
A.肌紅蛋白
B.肌鈣蛋白
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D.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E.乳酸脫氫酶(LDH)
答案 A B C D E 10.急性心肌梗死,血清心肌壞死標記物出現最早的是
答案 A B C D E 11.能較準確放映心肌梗死范圍的實驗室檢查的是
正確答案:10.A,11.C 解題思路:肌紅蛋白起病后2h內升高,12h達高峰;肌鈣蛋白起病3~4h后升高;11~48h達高峰;CK-MB在起病后4h內增高,16~24h達高峰,其增高的程度能較準確地反應梗死的范圍;而AST和LDH其特異性及敏感性均遠不如心肌壞死標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