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中醫基礎理論歷年真題

發布時間:2012-04-28 共1頁

 歷年真題
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其性開泄的邪氣是(   ) (2000) 
A.風
B.寒
C.暑
D.燥
E.火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風為陽邪,其性輕揚開泄,易襲陽位。其性開泄,指風邪易使腠理宣泄開張而有汗出。風邪侵襲肌表,使皮毛腠理開泄,出現頭痛、汗出、惡風等癥。故《素問·太陰陽明論》說:"傷于風者,上先受之。"故本題選A。 
 
2.形成陰陽兩虛的病機是(   ) (2000) 
A.陰陽盛衰
B.陰陽互損
C.陰陽格拒
D.陰陽轉化
E.陰陽亡失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陰陽互損是指在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的前提下,病變發展影響到相對的一方,形成陰陽兩虛的病機。在陰虛的基礎上,繼而導致陽虛,稱為陰損及陽;在陽虛的基礎上,繼而導致陰虛,稱為陽損及陰。故本題選B。 
 
3.根據五行生克規律,治療肝腎陰虧,肝陽上亢之證,應選用的是(   ) (2006) 
A.滋水涵木法
B.益火補土法
C.培土制水法
D.瀉南補北法
E.金水相生法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肝腎陰虧,肝陽上亢之證是指因腎陰虧虛而肝陰不足,甚至因陰不斂陽出現肝陽上亢的表現,按五行生克規律治療應滋養腎陰以養肝陰,從而達到收斂上亢之肝陽的作用,又稱為滋腎養肝法或滋補肝腎法。主要運用五行中腎水生肝木的理論.故選A。益火補土法指的是脾腎陽虛的治療方法,培土制水法是指通過溫運脾陽或溫腎健脾治療水濕停聚的方法,瀉南補北法適用于心腎不交證,金水相生法主要用于治療肺腎陰虛證。 
 
4.具有黏滯性質的外感病邪是(   ) (2003) 
A.風
B.寒
C.濕
D.燥
E.火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濕性黏滯:黏,黏膩;滯,停滯。濕邪致病,其黏膩停滯的特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癥狀的黏滯性。濕病癥狀多表現為黏滯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鄉滯澀不暢,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證的小便滯澀不暢,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膩等,皆為濕邪為病的常見癥狀。二是病程的纏綿性。因濕性黏滯,易阻氣機,氣不行則濕不化,其體膠著難解,故起病隱緩,病程較長,反復發作,或纏綿難愈。故本題選C。 
 
5.導致腎氣不固,氣陷于下的情志刺激是(   ) (2006) 
A.怒
B.悲
C.驚
D.恐
E.喜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恐則氣下是指過度恐懼傷腎,致使出現腎氣失固,氣陷于下的病機變化。臨床可見二便失禁,甚則遺精等癥。故本題選D。應試點撥:《素問·五臟生成》說:"多食成,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成,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二、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氣滯血瘀
B.氣不攝血
C.氣隨血脫
D.氣血兩虛
E.氣虛血瘀 
 答案 A B C D E 6.上述各項,與肝失疏泄關系最密切的是(   )(2006) 
  答案 A B C D E 7.上述各項,與脾不統血關系最密切的是(   )(2006) 
 
 
 
正確答案:6.A,7.B 解題思路:氣滯血瘀與肝失疏泄關系最密切。肝主疏泄而藏血。肝脈布于兩脅。若肝氣郁結不暢,疏泄失職,則氣機郁滯,可見胸脅脹滿疼痛。氣為血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或經脈瘀阻不通,故多見疼痛、瘀斑等病證,故選A。氣不攝血與脾不統血關系最密切。脾主統血。若脾氣虛,則統攝無權,血離經隧而溢脈外,滲于肌腠,可見皮下出血或紫斑,故選B。 
 
(8-9題共用備選答案) 
A.推動作用
B.溫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攝作用
E.營養作用 
 答案 A B C D E 8.上述氣的作用,可祛除病邪的是(   ) (2006) 
  答案 A B C D E 9.上述氣的作用,可維持體溫相對恒定的是(   ) (2006) 
 
 
 
正確答案:8.C,9.B 解題思路:氣既能護衛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時也可以驅除侵入人體內的病邪。所以氣的防御作用,可以祛除病邪。氣的溫煦作用,是指氣可以通過氣化產生熱量,使人體溫暖,消除寒冷。《難經·二十二難》說:"氣主煦之。"因此可以維持人體體溫的相對恒定。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