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4
可保風險是保險人可接受承保的風險。即符合保險人承保條件的風險。
可保風險條件有:(1)可保風險是純粹風險,保險人可承保的風險不是投機風險。(2)風險的發生必須具有偶然性。(3)風險的發生是意外的。所謂意外,是非人們的故意行為所致。(4)風險必須是大量標的均有遭受損失的可能性。(5)風險的損失必須是可以用貨幣計量的。
問題5
風險是損失的不確定性。它有兩層含義:一是可能存在損失;二是這種損失是不確定的。
風險有各種各樣的分類,但基本的分類法有以下五種。
(1)按風險的性質分為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
純粹風險是指只有造成損失而無獲利可能性的風險。
(2)按產生風險的環境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
靜態風險是由于自然力變動或人的行為失常所引起的風險。
動態風險是由于人類社會活動而產生的各種風險。
(3)按風險影響的范圍對象分為基本風險和特定風險
基本風險是風險的起源與影響方面都不與特定的人有關,至少是個人所不能阻止的風險。即全社會普遍存在的風險。
特定風險是與某特定的人有因果關系的風險。
(4)按風險損失的對象分為財產風險、人身風險、責任風險和信用風險財產風險是可能導致財產發生毀損、滅失和貶值的風險。
人身風險是指人們因生、老、病、死、傷殘等原因而導致經濟損失的風險。
責任風險是指因侵權或違約依法對他人遭受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應負賠償責任的風險。
(5)按損失發生的原因分為自然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和政治風險自然風險是指由于自然現象或物理現象所導致的風險。
社會風險是指由于個人行為的反常或不可預料的團體行為所致損失的風險。
經濟風險是指在產銷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變動或估計的錯誤,導致產量減少或價格漲跌所致損失的風險。
政治風險是由于種族宗教的沖突、叛亂、戰爭所引起的風險。
問題6
風險管理方法分為控制法和財務法兩大類,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損失頻率和損失程度,重點在于改變引起風險事故和擴大損失的各種條件;后者是事先做好吸納風險成本的財務安排。
(1)控制法
控制法是指避免、消除風險或減少風險發生頻率及控制風險損失擴大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避免、預防、抑制、風險中和、集合或分散。
(2)財務法
財務法是通過提留風險準備金事先做好吸納風險成本的財務安排來降低風險成本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即對無法控制的風險事前所做的財務安排。它具體包括兩種方法:自留或承擔、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