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保險代理人模擬題:選擇及案例強化題集

發布時間:2014-12-26 共2頁

例題2.1
當損失概率為(B)時風險最。
A、0B、0.5C、0.8D、1

例題2.2
某建筑工程隊在施工時偷工減料導致建筑物塌陷,則造成損失事故發生的風險因素是(C)。
A物質風險因素B心理風險因素
C道德風險因素D思想風險因素

例題2.3
某房東外出時忘記鎖門,結果小偷進屋、家具被偷。則風險因素是(C)。
A、小偷進屋B、家具被偷C、外出時忘記鎖門D、房東外出

例題2.4
上題中,風險因素屬于(B)。
A、物質風險因素B、心理風險因素C、道德風險因素D、思想風險因素

例題2.5
對于損失概率低、損失程度的風險應該采用(A)的風險管理方法。
A、保險B、自留風險C、避免風險D、減少風險

例題2.6
對于損失概率低、損失程度小的風險應該采用(B)的風險管理方法。
A、保險B、自留風險C、避免風險D、減少風險

例題2.7
對于損失概率高、損失程度的風險應該采用(C)的風險管理方法。
A、保險B、自留風險C、避免風險D、減少風險

例題2.8
對于損失概率高、損失程度小的風險應該采用(D)的風險管理方法。
A、 保險B、自留風險C、避免風險D、減少風險

例題3.1
共同海損分攤原則最早出現在(A)
A、羅地安海商法B、羅馬法典C、“佟蒂法”D、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

例題3.2
(B)在1693年編制了第一張生命表,提供了壽險計算的依據。
A、巴蓬B、哈雷C、辛普森D、陶德森

例題3.3
(D)依照年齡等計算保費,提出了“均衡保險費”理論,促進了人身保險的發展。
A、愛德華.勞埃德B、哈雷C、辛普森D、陶德森

例題3.4
牙醫巴蓬的貢獻在于(C)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火災保險公司B、編制了第一張生命表
C、提出差別費率D、提出了均衡保費理論

例題3.5
關于勞合社的表述正確的是:(ABCDE)
A、勞合社不是一個保險公司,而是一個社團。B、勞合社是一個保險市場。C、勞合社的成員是自然人。D、勞合社本身不經營承保業務,只向其成員提供交易場所。E、投保人在投保時不能和承保辛迪加直接見面。

例題3.6
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保險體系的措施是(ABCD)
A、接管官僚資本的保險機構B、和平改造民營保險機構
C、切斷外商保險公司的業務來源D、成立自己的保險公司
E、取締民營保險機構

例題3.2
1996年上海郊縣有一農村婦女因患高血壓休息在家,8月份投保金額為20萬元,期限20年的人壽保險。投保時隱瞞了病情。1997年2月該婦女高血壓病情發作,不幸去世。被保險人的丈夫作為家屬請求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問保險公司是否履行給付責任?

保險公司不用履行給付責任,因為投保人違反了最城信原則的告知原則。

例題3.3
王某擁有100萬元的家庭財產,向保險公司投保家庭財產保險,保險金額為60萬元。在保險期間王某家中失火,當家庭財產損失10萬元時,保險公司應賠償10萬元。

第一損失賠償,根據較小值賠償。

例題3.4
某企業投保企業財產保險,保險金額為2400萬元。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價值為4000萬,若發生全部損失,賠償多少?若發生部分損失3000萬,賠償多少?

企業財產保險按照比例計算方式,損失*保險/出險時的實際價值

例題3.5
某保險人向保險公司投保家庭財產保險,保險金額為100萬元。在保險期間王某家中失火,當:絕對免賠率為5%,家庭財產損失2萬元時,保險公司應賠償多少?絕對免賠率為5%,損失8萬時賠償多少?相對免賠率5%,家庭財產損失8萬元時,保險公司應賠償多少?

絕對免賠率為5%,家庭財產損失2萬元時保險公司不賠償,絕對免賠率為5%,損失8萬時賠償3萬,相對免賠率5%,家庭財產損失8萬元時,保險公司應賠償8萬,因為絕對免賠率只對超出部分賠償,相對免賠率超出的話全額賠償。

例題3.6
小學生張某,男,11歲。19XX年初參加了學生團體平安保險,保險期限為當年3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當年10月5日張某在家附近的一幢住宅樓施工工地玩耍,被突然從樓上掉下的一塊木板砸在頭上,當即氣絕身亡。有人認為保險公司先給付張某的死亡保險金,然后向造成這起事故的施工單位索要與此等額的賠償金。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這種說法是錯的,代位求償權只適用于財產保險,不適用于人身保險,因此雙方都要賠。

例題3.7
一居民向保險公司投保價值14元的住宅。住宅在保險期內被卡車撞毀,居民逐向保險公司索賠。后者按保險賠償10萬元后,行使代位求償權從肇事車主那兒追得10萬元。問追回的10萬元歸誰?居民還能否向車主提出民事賠償請求?若獲得車主賠償,又該歸誰?為什么?

適用代位求償權,追回的10萬元歸保險公司所有,居民還可向車主提出民事賠償請求,獲得車主賠償歸居民所有。

例題4.7
某居民投保家庭財產險,由于他妻子的過失造成火災而損壞了財產,保險公司是否賠償?賠償以后能否向其妻子進行追償?

保險公司賠償,賠償后不能向其妻子進行追償,代位求償權不適用于人身保險,如因被保險人家庭成員過失造成的損失不予追償。

例題3.8
某業主將其所有的一幢價值60萬元的房子同時向甲、乙兩家保險公司投保以年起的火災保險,甲公司保險金額為50萬,乙公司保險金額為30萬。假定在此保險有效期內,房子發生火災損失40萬,則甲乙兩家保險公司應如何分攤賠償責任?

甲公司:25萬40*50/(50+30)乙公司:15萬40*30/(50+30) 

案例:
李某為自己買了一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一天,李某騎車被汽車撞倒,造成傷殘病住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李某因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由于意外傷害與襲擊梗塞沒有內在聯系,心肌梗塞并非意外傷害的結果,故屬于新介入的獨立原因,為近因,屬于疾病范圍,不包括在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之內,因此保險人對被保險人死亡不負責任。

保險公司不予賠償,李某死亡不是因為車禍,而是因為疾病原因。

案例討論:
1.某孕婦在臨產時出現難產,于是其丈夫李某、已出嫁的妹妹王某護送到醫院生產。碰巧該醫院為某保險公司代理“母嬰安康保險”,忙亂之中的李某掏錢請王某到代理點投保。因此,王某購買了一份以其姐為被保險人、自己為投保人和受益人的保險合同。后孕婦因難產死亡,保險公司以投保人不具有保險利益而導致保險合同無效為由,拒絕給付保險金。請針對這一案件回答以下問題。
(1)王某(投保人)對其姐(被保險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我國法律規定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保險公司是否應該給付保險金?為什么?

王某對其姐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有領養關系的具有保險利益。
保險公司不應給付保險金,保險以死亡為給付條件,必須得到被保險人的同意才能設定受益人。

2.A銀行向B企業發放抵押貸款50萬元,抵押品為價值100萬元的機器設備。然后,銀行以機器為保險標的投保火險一年,保單有效期為1998年1月一日至該年12月31日。銀行于1998年3月1日收回抵押貸款20萬元。后此機器與1998年10月1日全部毀于火。問:(1)銀行在投保時可向保險公司投保所少保險金額?為什么?(2)若銀行足額投保,則發生火災是可向保險公司索賠多少?為什么?

(1)50萬,保險利益為50萬。
(2)30萬,保險利益降到30萬。

3.租戶向房東租借房屋,租期10個月。租房合同中寫明,租戶在租借期內應對房屋損壞負責,租戶為此而以所租借房屋投保火險一年。租期滿后,租戶按時退房。退房后半個月,房屋毀于火災。于是租戶以被保險人身份向保險公司索賠。問(1)保險人是否承擔賠償責任?為什么?(2)如果租戶在退房時,將保單轉讓給房東,房東是否能以被保險人身份向保險公司索賠?為什么?

(1)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已經退租說明對房屋不再具有保險利益。
(2)將保單轉給房東存在2種情況,A如私下轉讓,保險公司不負責;B如轉讓通知保險公司,則應負責。

5.某賓館投保火險附加盜竊險,在投保單上寫明能做到全天有警衛值班,保險公司予以承保并以此作為減費的條件。后賓館與某日被盜,經調查,改日值班人員因正當理由離開崗位僅10分鐘。問保險公司是否能借此拒絕賠償?為什么?

可以拒絕,違反了最誠信原則中的保證。

6.何某(男)與林某(女)自小青梅竹馬,成年后情深意篤,但由于兩家有矛盾,雙方家長均堅決反對這門親事。1994年4月,何、林二人雙雙南下廣東某市打工,為相互照應及生活方便,兩人租用民房并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一年后生育一女孩。1997年4月,一保險營銷員到何某工作單位推銷人壽保險,何某以自己為投保人給自己和林某各買了一份人壽保險,死亡保額均為十萬元,受益人為雙方所生女孩。其時,林某因出差在外并不知情。不久后,林某因車禍意外死亡。何某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保險公司調查后拒賠。何某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訴訟。問:(1)本案中何某對林某是否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是否有效?(2)保險公司是否應該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1)不具有保險利益,因為與何某不是配偶關系,再則林某也不知情,因為不具有保險利益所以保險合同無效。
(2)不承擔保險金的責任。

7.某貨輪裝有冷凍食品一批以及豆1000噸。貨主對這些貨物均投保了一切險并附加戰爭險和罷工險。貨抵目的地后,豆剛卸至碼頭便遇上當地工人罷工。在工人與政府的武裝沖突中,該批豆有的散落地面,有的被當作掩體,損失近半。另外,貨輪因沒有儲備足夠燃料,以致冷凍設備停機,造成冷凍食品變質。對這些因罷工而引起的損失,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

保險公司應對豆的損失進行賠償,對冷凍食品變質不負責任,因為冷凍食品不屬于保險公司承保范圍。

8.商人A從國外進口一批貨物,與賣方交易采取的是離岸價格。按該價格條件,應由買方投保。于是A以這批尚未運抵取得的貨物為保險標的投保海上貨運險。問保險公司是否愿意承保?

愿意承保。

9.商人B要出口一批貨物到某國,與買方交易采取的是到岸價格。按該價格條件,應由賣方投保。于是B以這批貨物為保險標的投保海上貨運險。貨物裝船后,B將貨物的提單交給買方并隨之轉讓保單。后在運輸途中遇風浪,船舶沉沒,貨物滅失。問保險公司是否承保貨損的賠償?是賠給買方還是賣方?

具有保險利益,賠個買方。

例題4.1
一企業為職工投保團體人身保險,保費由企業支付。職工張一指定妻子劉二為受益人,半年后張一與妻子劉二離婚,誰知離婚次日張一意外死亡。對保險公司給付的2萬元保險金,企業以張一生前欠單位借款留下一半,另一半則以劉二已與張一離婚為由交給張一父母。此企業如此處理是否正確?保險金按理應當給誰?為什么?

企業如此處理不正確,被保險人死亡保險金應歸受益人所有,如在離婚后更改受益人則父母可享有。

例題4.2
居民甲不慎煤氣中毒死亡,他在生前投保了管道煤氣保險。甲因父母病故,妻子與他相處不和,帶著兒子另住他處,逐指定自己的妹妹為受益人。但甲的妹妹在甲中毒死亡之前半月病故,問保險公司應如何給付保險金,為什么?

受益人先死亡,保險金作為遺產來處理,甲某的妻子和兒子都有遺產繼承權。

例題4.3
某工廠1996年1月1日以來一直向保險公司投保企業財產險,期限一年。合同到期后該廠提出了續保的要求。1997年1月7日,該廠向保險公司的業務員王某遞交了財產保險投保單,投保了85萬元的財產保險。王某接到該廠的投保單并足額收取了保險費。但由于種種原因,王某未及時將該保單和保險費交到保險公司,因此保險公司也沒有向該廠簽發保單。在出險的情況下,如何處理?

在出險的情況下,保險公司應賠償,可對代理人進行處罰,保險人有權追究代理人責任。

例題4.3
原告王某的丈夫陳某于2000年6月份到某機床廠噴漆車間工作。同年11月8日,該廠為陳某等人在保險公司投保了金額為6萬元人民幣的人身平安保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均為陳某本人。同月15日,該廠以本廠關于職工參加保險的規定為依據,在未取得被保險人陳某的同意下,向保險公司申請,要求將陳某保險單上的受益人變更為本廠法人代表,即第三者劉某,并確認劉某為保單受益人。保險公司于11月15日做出保險合同的批單,同意將投保人陳某變更為劉某,并確定劉某為該報單受益人。2001年1月6日,該廠發生火災事故,陳某身受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2001年1月19日,劉某從保險公司取走陳某的人身平安保險金6萬元,此比保險金一直沒給王某。2001年3月15日,王某項人民法完提起訴訟,問法院如何判理?

保險金應該歸原來的受益人,變更受益人的做法是無效的,要經過被保險人同意才行。
例題4.4
楚某由兩個兒子,楚A已婚,楚B因殘疾一直未婚。1996年11月10日,楚A從保險公司了解到可以為自己的父母辦理人壽保險,遂于楚某商量,除某考慮到楚B在自己死后難以維持生計,就指定楚B為受益人。次日楚A到保險公司為其父辦理了人壽保險,期限為5年,楚某死亡后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付1萬元。1998年5月楚某因病住院,楚A未經楚某同意將保險單交給鄰居姜某做質押,借款0.5萬元。1998年7月楚某醫治無效死亡。姜某找楚A要求歸還借款,后者不還。將某遂到保險公司要求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1萬元。保險公司經審查認為:姜某不是受益人,無權領取保險金。同時,通知楚B,要求楚B持保險單前來公司領取保險金。楚B向姜某索要保險單,將某以保險單為質押物為由拒絕返還。楚B向法院起訴,要求姜某歸還保險單,將某要求歸還借款之后歸還保險單。法院受理此案后通知楚A參加訴訟。楚A提出:1萬元保險金為遺產,他有合法繼承權,應繼承一半份額。請問:本案應如何審理?

楚A提出的繼承一半的要求不合理,因為受益人后于被保人死亡,不能作為遺產處理,1萬元歸楚B所有,姜某應將保險單還給楚B,由楚B領取保險金。以死亡作為保險金給付條件的保單,質押的話必須經過被保人同意。

例題4.5
某企業于19XX年5月28日為全體職工投保了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保險公司當即簽發了保險單并收取了保險費,但在保險單上列明,保險期限自同年6月1日起到第二年5月31日止。投保后兩天即5月30日,該企業一職工工余時間去海上釣魚,不慎墜崖身亡。保險公司負不負保險責任?為什么?

保險公司不負給付責任,保險合同是從6月1日開始的,人身保險合同為實踐性合同,只有在投繳了保險金后才能生效。

例題4.6
張某和父親帶著女兒出去旅游,不幸遭遇車禍,三人全部罹難。張某的妻子聞訊后因被上過度不久也撒手人寰。張某生前為父親、自己和女兒購買了人身保險,金額分別為6萬、6萬、4萬。除張女的保單上明確寫明受益人是其父其母之外,其余兩份保單均未指定受益人。但張女的保單上沒有注明保險金的分配方式。張某的母親和岳父料理萬喪事之后開始處理保險金事宜,問如何分配?

首先確定的死亡順序是:張父、張某、張女、張妻
張父死后的6萬元張母得3萬,張某得3萬,張某的3萬為夫妻共同財產各得1.5萬;張某死后的7.5萬張母得2.5萬,張妻得2.5萬,張女得2.5萬;張女死后的6.5萬全部歸張妻所有;張妻死后的10.5萬全部歸張某的岳父;因此張某的岳父得10.5萬,張母得5.5萬。

例題4.7
2001年,客戶馬女士在保險公司購買保險5萬元,年交保費1400元。2002年馬女士單位分房,喜遷新居。2002年6月將續交保費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其間,保險公司的服務人員多次打電話,按照客戶所留的住址查找,因為客戶搬遷,未能與客戶聯系,保單于2002年7月31日失效。2002年9月,客戶在整理其個人資料時,發現了保單,按照保單上面所記載的公司電話查詢,得知保單失效,對此表示不滿。要求保險公司承擔實效期間內的相關責任。文本案如何處理?

保單失效,責任在客戶,出現變更情況應通知保險公司。

例題4.8
1998年2月,吳某的父親為吳某的母親投保了人壽保險,保險金額為12萬元,保險合同中指定的受益人是吳某。2002年3月,吳某與妻子蔡某決定協議離婚,兩歲的女兒歸妻子撫養。在家庭財產處理問題上,二人經多次協商,吳某同意將保單中的受益權轉讓給蔡某。由于吳某擔心父母想不通,就私下向保險公司提交了書面的受益權轉讓申請書,申請將保險單的受益人變更為蔡某,以便將來把保險金給付蔡某。保險公司在吳某的再三請求下,在原保險單上更改了受益人。問此轉讓行為是否有效,為什么?

轉讓行為無效,沒有經過被投保人同意。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