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案例問答:一般心理問題

發布時間:2012-06-06 共1頁

一般心理問題
一、案例問答題
1.一般資料:求助者,女,18歲,高中生,獨生女,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父母從小對其要求嚴格,林某本人也一直很聽話,性格較內向。
求助者主訴:緊張、焦慮、注意力下降1個月,越臨近考試越緊張,已經影響到了學習。
求助者自述:1個月前,求助者參加一次較重要的高考模擬考試,考試成績還可以。但是,因為過分緊張在數學考試的時候,把最后一道題給漏了,自己本是會做的,可就是因為當時"太緊張"了,所以一下子腦子"一片空白",就"怎么也不會做了"。那次考試后,求助者一直擔心害怕自己過度緊張的情況會再度在考試中出現,以前考試都沒有這么緊張過,自我安慰說可能是"因為高考快近了吧,其他人又對我期望很高,感覺壓力很大"。但是在后來的每次考試前,求助者都會有焦慮的表現,以致不能靜下心來復習,自覺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后來的考試中成績也有下滑的趨勢。求助者表示這樣下去肯定會嚴重影響高考的,所以前來尋求幫助。
咨詢師觀察和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衣著整潔,說話談吐正常,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顯得比較焦慮。家族中無精神病史,本人無重大疾病史。父母反映求助者在家一直是很懂事的孩子,平日里也很用功,只是感覺最近孩子好像壓力大了些。老師與同學也都反映求助者在校表現一直很優秀,最近兩三次考試稍微比以前差一點,表示是正常的成績范圍,認為求助者高考仍然會考出好成績的。
根據案例,請回答以下問題:
1.求助者的主要癥狀是什么?
2.本案例的初步診斷是什么?診斷依據是什么?
3.確定咨詢目標的工作程序是怎樣的?本案例的咨詢目標應該是什么?
4.針對該求助者情況,你認為可選用哪些心理測驗工具?
 
 

 

正確答案:
1.根據求助者的主訴及咨詢師的觀察可知,求助者的主要癥狀是:緊張、焦慮、注意力下降1個月,越鄰近考試越緊張,已影響到了學習。
2.(1)本案例的初步診斷是一般心理問題中的考試焦慮情緒。
(2)診斷依據如下:
①根據林某的臨床資料,綜合其相關因素,家族中無精神病史,本人無重大疾病史,林某本人對癥狀自知,有主動求醫行為;根據精神活動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判斷,林某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符合統一性原則;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協調一致;其人格相對穩定,故其心理活動在正常范圍,可排除林某有重性精神病。
②林某目前心理與行為問題是由現實刺激快要臨近高考引起的,因此情緒緊張,其沖突具有現實意義,持續時間為1個月,不良情緒泛化不明顯,社會功能的影響不嚴重,而且經過檢查無器質性的病變,符合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標準。
3.心理咨詢的目標是指求助者和咨詢師希望通過心理咨詢達到的目的。
(1)確定心理咨詢目標的程序
①全面深入地了解求助者
心理咨詢師在進行攝入性談話時聽取了求助者自述和他人介紹的情況后,應進一步詢問和觀察,盡量全面地收集求助者的有關資料。收集求助者的有關資料要圍繞七個問題,簡稱為"6WIH",即who、what、when、where、why、which、how。
②判斷求助者心理問題的類型和嚴重程度。a.掌握判斷正常與異常的心理活動的三項原則;b.對求助者具有典型意義的某些特異行為表現進行定性。c.從求助者的"求醫行為"來判斷其為神經癥或重性精神病。d.從求助者對"癥狀"的自知程度來分析。
③選擇優先解決的問題。a.找出求助者主要的問題;b.確定從哪個問題下手。
④向求助者說明有效咨詢目標的基本要素。有效的咨詢目標應該具有以下特征:屬于心理學范疇;積極的;具體或量化的;可行的;可以評估的;雙方接受的;多層次統一的。
⑤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的整合。心理咨詢的目標是一般、普遍、宏觀、遠期的目標到特殊、具體、微觀、近期的目標的連續體。實現兩種有典型意義的目標的統一是心理咨詢卓有成效的基本特點之一。從大目標著眼,從小目標著手,是辨證處理兩種目標關系的準則。
(2)本案例的咨詢目標
①近期目標:心理咨詢的近期目標主要關注求助者的不良情緒和心理狀態的調整,本案例的近期目標可以制定為:a降低考試緊張焦慮水平;b.改善學習狀況,使其能靜心復習。
②遠期目標:心理咨詢的長遠目標為促進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發展,充分實現人的潛能,達到人格的完善。
4.針對本案例求助者的情況,可以選用的心理測驗工具是SAS、EPQ、SCL-90。
(1)選擇測評量表應有指向性。本案例的求助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焦慮,因此,可以選用與情緒有關的量表,比如可以測量焦慮程度的SAS和SCL-90。
(2)為了確定非情境性癥狀的性質,應使用人格問卷,以便探索癥狀的人格因素。為了對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個整體的把握,本案例的求助者的問題可能與其人格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可以選用EPQ來確定求助者的人格特征。
總之,在心理診斷中使用心理測量工具,應當有一定的針對性,應圍繞已形成的初步印象或求助者的某些特殊表現來選用。
 
2.一般資料:求助者李某,男,15歲,九年級學生。與父母和爺爺奶奶同住,父母為工廠技術工人,家庭經濟一般。父母雙方家族無精神病史。
求助者主訴:因掃除受老師批評,不愿意上學有2個星期。
求助者自述:兩個星期前,輪到我組值日,我還是值日小組長。正在我認真值日的時候,我班的同學王某叫我去玩足球,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結束了掃除任務,因為我太想玩足球了,可就在我加快值日進度的時候,不知是忘記了,還是忽略了,有一個地方忘記掃了,結果就在學校衛生檢查的時候給我們班級扣了5個考核分。我們班級可是學校里最好的班級呀,從來沒有落后過,就因為我的原因,可能會排在后面的,我非常地后悔,自己沒有認真掃除,不該去和同學玩。第二天,老師看見黑板上扣分情況,到了班級就狠狠地批評我,說我就知道玩,不為班級著想,還說我沒有主人翁責任感,當時我非常生氣,真想反駁,但害怕老師的威嚴,只能夠默默地承受。這下我的班級干部的形象算完了!老師肯定不喜歡我了,我也沒有資格去做別人的工作了。可回家和家里人說吧,他們不但沒有安慰我,還說老師說得對,你說我有苦和誰訴呀。老師怎么能夠這樣呢?第二天看見老師心理就覺得別扭,不愿意看班主任,上課老想這問題,覺得思維都有點遲鈍了!可又不敢和老師說,也不能夠和同學說,他們會說我小心眼的,和父母說,他們又不理解我。我可是我們家庭的希望呀,這樣下去怎么能行?老師你說,我該怎么辦呀?
咨詢師觀察到的情況:求助者身體和智力均發育正常,講話聲音清晰,情緒低落,意識清楚,言語流利,無幻覺、妄想,無智能障礙,自知力完整,有明確的求助愿望。從進入咨詢室到敘述完畢,都表現得比較自如,但在談到掃除事情時,有明顯后悔,對老師有明顯的抵觸情緒,不愿意上學,可又沒有辦法,不能不上學,那樣會對不起長輩,情緒顯得煩惱和焦慮。
心理測驗結果:   
抑郁自評量表(SDS)標準分54分,提示有輕度抑郁。
焦慮自評量表(SAS)標準分58分,提示有輕度焦慮。
根據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1.求助者主要癥狀是什么?
2.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是什么?診斷依據是什么?
3.簡述提出心理評估報告的基本程序。
4.采用談話法收集資料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正確答案:
1.該求助者的主要癥狀是:焦慮、煩惱、厭學。
2.(1)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是一般心理問題。
(2)診斷依據如下:
①根據劃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該求助者的主客觀統一,知情意協調一致,人格穩定,有自知力,主動就醫,并且沒有表現出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②求助者心理問題是由明顯的現實原因(由于自己的過失,導致老師的批評)引起的,對照癥狀學標準,該求助者表現出焦慮、煩惱、厭學等癥狀。
③從嚴重程度標準看,該求助者的反應強度不甚強烈,反應也只局限在不愿意看老師,不愿意上課等,沒有影響邏輯思維,無回避和泛化,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
④從病程標準看,病程只有2個星期。
3.提出心理評估報告的基本程序如下:
(1)臨床資料的核實
一般使用調查法(訪問求助者的父母、朋友、同事等)。
(2)評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狀態
當咨詢師向求助者詢問"您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我們的幫助"時,求助者常會對其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狀態做出回答,但其回答的內容可能只是其心理、生理或社會功能的某一方面。評估實際上是要求咨詢師確定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的哪方面出了問題,其表現程度如何,引發問題的關鍵點和原因是什么。
(3)導致心理問題的原因的分析
僅僅對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狀態做出評估,只是一種現象學的診斷(或如醫學上所說的"癥狀診斷"),為了解決問題,心理咨詢師還必須探明引發心理問題的原因,即要做原因診斷。引發心理問題的原因也可能不止一個,要分別對其在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發生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做出評估。在對求助者心理問題產生原因進行分析時,不同學派有不同的觀點,心理咨詢師應在融匯貫通的基礎上,因人而異,靈活運用。
(4)綜合以上三項的內容,確定求助者心理問題的性質及產生的原因。寫出分析評估報告。
4.采用談話法收集資料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態度必須保持中性。接待、提問、傾聽過程中,心理咨詢師的面部表情、提問的語詞、動作,均不可表達出對談話的哪類內容感興趣,不然可能有暗示和誘導因素帶入到攝入性會談中,從而使求助者的報告產生偏離,丟失客觀信息。
(2)提問中避免失誤。
(3)心理咨詢師在攝入性會談中,除提問和引導性語言之外,不能講任何題外話。
(4)不能用指責、批判性語言阻止或扭轉求助者的談話內容。
(5)在攝入性會談后不應給出絕對性的結論。
(6)結束語要誠懇、客氣,不能用生硬的話,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誤解。
 
3.一般資料:韓某,女,27歲,漢族,已婚未育。本科學歷,從事行政管理工作。
求助者主訴:焦慮、煩躁、入睡困難、早醒、記憶力差近1個月。
求助者自述:2年前與丈夫經人介紹相識結婚,婚后1年,丈夫到C市某大型外企謀得了一份收入很高,且有很好地發展前途的工作。雖然十分不情愿丈夫離開家,但為了丈夫的個人發展也只得同意。兩人約定,待丈夫在新公司穩定下來后,自己也到C市去發展。于是利用業余時間補習商務英語,為將來到外地找工作做準備,并計劃請年假到C市去看丈夫。但所在公司業務繁忙,其學習計劃很快就被打亂了,所負責的工作任務重,又十分繁瑣,因此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向領導請年假。4個月前,丈夫說公司明年會調他到另一個城市的分公司,職位會進一步提升,讓自己安心地在目前的公司工作,等明年他到另一個分公司后兩人再團聚,本以為可以在短期內同丈夫團聚的韓某感覺很失望,開始對丈夫有所埋怨。兩人在電話中不時因小事發生爭執,后來話題越來越少,沒事時就很少通電話了。感覺丈夫不關心自己,夫妻感情變淡了。
一直在公司做行政工作,很受上司信任和賞識,工作得心應手,但覺得目前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沒有發展前途,現在處于已婚未育狀態,到外地很難找工作。雖然丈夫的收入高,即使自己不工作,也完全不會影響生活水平,但認為一定得在經濟上獨立,否則會被丈夫輕視。想趁年輕早點生孩子,可丈夫在外地,這個計劃也一時難以實現。近1個月,幾乎每天加班,沒時間學習,感覺很累,工作效率低,心情不好,很容易發火,晚上也睡不好覺。希望咨詢師能給予幫助。
心理咨詢師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獨自來到咨詢室,五官端正,體態勻稱,衣著整潔,舉止得體,不太愛講話。述說時眉頭緊鎖,面部表情流露出煩躁、不安、疲倦,身體不放松,情緒不穩定。思路清晰,無幻覺、妄想,無智能障礙,自知力完整,咨詢合作,求助愿望明顯。
心理測驗結果:
EPQ:標準分N:63、E:42,P:40,L:30顯示求助者為偏內向不穩定型(抑郁質)人格傾向;
SAS:粗分42分,標準分52分,有輕度焦慮情緒;
SDS:粗分34分,標準分42分。
根據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1.對該求助者目前的狀態進行分析。
2.對該案例的初步診斷是什么?請說明診斷依據。
3.對該求助者需要做哪些鑒別診斷?
4.對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
 

 

正確答案:
1.對該求助者目前的狀態分析如下:
(1)精神狀態:焦慮、煩躁。
(2)生理狀態:入睡困難、早醒、記憶力差。
(3)社會功能狀況:工作效率下降。
2.(1)根據求助者的表現及心理測驗結果,初步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2)診斷依據如下:
①根據區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求助者知情意統一,主客觀一致,主動求醫,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很好的自知力,沒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礙。
②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是由明顯的現實原因--夫妻兩地分居引起;對照癥狀學標準,該求助者表現出焦慮、煩躁、入睡困難、早醒、記憶力差等情緒癥狀。從嚴重程度標準看,該求助者的反應強度不甚強烈,反應也只局限夫妻兩地分居上,沒有影響邏輯思維等,無回避和泛化,堅持正常的社會交往和工作,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從病程標準看,時間短,病程只有不到一個月。
③根據以上依據,結合心理測試結果,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3.對該求助者進行診斷時,需要做以下鑒別診斷:
(1)與精神病相鑒別
根據判斷正常與異常心理活動的三原則,求助者主客觀統一,有自知力,主動求醫,并且沒有表現出幻覺、妄想;知情意協調、一致;人格相對穩定,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
嚴重心理問題的反應強度強烈,反應已泛化,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病程大于3個月。而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并不嚴重,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持續時間不到1個月,因此可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3)與抑郁癥相鑒別
抑郁癥大部分時間情緒低落,消極悲觀,興趣減退,有自殺企圖和自殺行為,該求助者無此典型癥狀,因此可排除抑郁癥。
(4)與焦慮性神經癥相鑒別
焦慮性神經癥在癥狀表現上主要是焦慮、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決,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出現泛化和回避,反應也與初始事件本身不相關,持續時間長,大于3個月或半年。而該求助者雖然也以焦慮為主要癥狀,但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沒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續時間只有不到1個月,因此可排除焦慮性神經癥。
4.每個求助者的心理問題都是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主要包括生物學因素、社會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該求助者產生心理問題,可從如下幾方面進行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不明顯。
(2)社會因素:
①存在負性生活事件--夫妻兩地分居。
②與丈夫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
(3)心理因素:
①存在認知錯誤:兩地分居,夫妻關系一定會出問題;夫妻倆都必須有好的事業發展前景;兩人團聚的事一拖再拖,是丈夫未盡心。
②受焦慮、煩躁等情緒困擾,不能自行解決。
③缺乏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技巧,不知如何處理兩地分居的夫妻關系。
④個性特征:較內向、任性、自尊心強、追求完美。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