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企業,煤氣作為普鋼線生產中的副產品,往往不能完全在普鋼系統綜合利用,一般做法是將富余煤氣點燃排放掉,導致大量清潔能源的浪費,在電爐煉鋼系統使用煤氣,是近幾年應用起來的新技術。該項技術是通過實施“油改氣工程”,利用普鋼生產線中剩余的混合煤氣,采用管道遠距離輸送至特鋼線,替代重油、柴油等油類燃料,不僅減少了有毒氣體CO的排量,還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但是,由于混合煤氣具有無色、劇毒、易燃易爆性,而且在特鋼生產系統中尚無一套完善的、可供借鑒的煤氣安全使用的規章制度,所以,安全管理就有較大難度。萊鋼特殊鋼廠依靠專業的設備設施和科學的操作與管理,自2000年實施“油改氣工程”以來,積累了一定經驗,幾年來,實現了煤氣利用的安全穩定運行,建立起了自己的煤氣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運行模式。現做粗淺介紹,以資參考借鑒。
一、注重抓好建設項目的“三同時”工作,實現項目本質安全化
萊鋼特殊鋼廠在初期的煤氣系統工程項目建設中,充分發揮煤氣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做好全過程的技術監督指導,按照GB6222-86《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的要求,及時更改了戶外水封缺少冬季保溫的問題,加設了區域隔斷裝置,優化了煤氣放散和爆發試驗環境;結合煤氣操作的特殊要求,充分尊重人機界面的科學合理性,避免了一些先天性設計安裝缺陷,提高了系統的本質安全化水平。由于煤氣系統一旦投入運行,后續的消除缺陷工作將難于開展,因此,萊鋼從設計、施工到試生產,凡是涉及到煤氣安全的問題,都非常慎重。
1.設計上采用和推廣先進的密封、密閉技術,從根本上杜絕或減少煤氣泄漏,實現煤氣設備設施的本質安全化;在圖紙的審查環節,充分考慮了生產操作的具體要求,避免了系統的先天性隱患;注重采用和推廣煤氣自動化操作控制技術,盡可能減少人工操作;采用和推廣煤氣安全監測與監控技術,在煤氣易泄漏區實施CO區域自動監控技術,安裝固定式煤氣報警儀,實現CO的遠距離在線連續監測。
2.施工中嚴格按照國標的規范要求,加強施工安全管理,杜絕違章作業,確保不因工程質量給以后的安全運行埋下隱患。
3.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的驗收程序,抓好試運行環節。試運行前,按照規范嚴格地進行了氣密性實驗和強度實驗,對達不到標準的設備堅決更換、改造;落實生產準備,配備了足夠的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等救護設施,以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
二、成立專業化的煤氣安全管理隊伍
1. 加強煤氣調度的職能建設
在廠總調度室,設置了專職煤氣調度,通過嚴格落實煤氣專項管理制度,樹立煤氣調度對煤氣平衡使用的權威,實現煤氣調度指令的“令行禁止”;編制了煤氣系統的應急預案,并定期對煤氣調度、相關管理技術人員和關鍵崗位的操作職工進行培訓和演練,注重做好演練后的評審,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達到應急技能的持續改進。
2.成立了第三級煤氣防護站,走專業化管理道路
由于萊鋼特殊鋼廠日消耗煤氣量在1580Knm3左右,按照GB6222-86《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的要求,根據煤氣的日生產消耗量標準,設置了第三級煤氣防護站。
(1) 煤氣防護站的工作職責
參加煤氣設施的設計審查和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竣工驗收,并監督指導試運行工作;
宣傳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對有關人員進行煤氣安全教育;
對煤氣設施管線進行巡線檢查,對煤氣危險區域定期進行CO含量分析;
審查和監護各種帶煤氣作業。煤氣站要對帶煤氣檢修、抽(堵)盲板和動火方案等進行安全審查,簽發許可證并負責安全監護;
監督煤氣的使用情況,及時制止違反煤氣安全規程的違章行為;
發生煤氣事故時,負責組織指揮搶救,并參與事故的調查分析。
(2) 煤氣防護站的管理
由6人組成的煤氣防護班,在業務上接受熱電廠二級防護站和集團公司安全環保處一級防護站的指導,日常管理由特殊鋼廠安全環保科負責。
(3)煤氣防護站配置了充足的裝備
監護設備包括固定式CO監測儀、便攜式CO報警儀、空氣呼吸器等;其它設施包括執勤場所,交通、通訊工具,應急設備等。
三、建立健全煤氣安全管理制度
1. 建立了完善的煤氣安全管理制度
萊鋼煤氣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煤氣安全生產責任制網絡、煤氣安全知識培訓教育和定期演練制度、煤氣安全操作規程、煤氣專用電話管理制度、外來人員進入煤氣區域安全管理制度、煤氣要害部位外來人員進入登記制度、煤氣監測救護設備使用保管制度等。完善的管理制度為提高煤氣管理的規范化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深化細化煤氣檢查和職工教育工作,提高煤氣系統運行的受控水平
制定了煤氣系統周檢表,定期對煤氣系統進行設備及設施的專業化安全檢查;推行“煤氣系統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信息卡”,將煤氣中毒的癥狀、現場急救技巧、預控預防要點、衛生標準(中國MAC)、應急電話等制作成卡片,發放給每個職工,并定期組織學習和抽考檢查,提高崗位職工的專業知識技能。
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在特鋼線實現煤氣供能,是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然要求。目前,這一技術已經應用于萊鋼特殊鋼廠煉鋼系統的鋼水包、鐵水包以及合金的烘烤,應用于連鑄系統的中間包和水口烘烤,在軋鋼系統應用于加熱爐和退火爐供能,實現了煤和油等燃料的零消耗目標。經過測算,每年可以帶來4500萬元的經濟效益。
(注冊安全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