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相關法律》課堂筆記第二講(3)

發布時間:2011-09-30 共1頁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年3月17日通過。
  立法目的是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一、行政處罰的概念(了解)
  (一)行政處罰的含義 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實施處罰的行政執法活動。
  (二)行政處罰的特征
  1.行政處罰由法定的國家機關和組織實施
  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經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和行政機關依法委托的組織也可以實施行政處罰。
  2.行政處罰的對象是違法的行政相對人
  行政相對人是指行政管理的對象,亦稱行政管理相對人。在實施行政處罰時的行政相對人,是指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并應受行政制裁的人。依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相對人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3.行政處罰必須在法律規定范圍內實施
  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4.行政處罰必須依照法定程序實施
  《行政處罰法》要求行政機關必須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實施行政處罰的程序主要有簡易程序、一般程序和聽證程序。
  (三)行政處罰的原則(了解)
  行政處罰的原則,即行政處罰遵循(多)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根據,與(多)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二、行政相對人的權利(重點) 5項權利:
  1.陳述權;2.申辯權;3.復議權;4.訴訟權;5.索賠權。
  三、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重點)
  (一)行政處罰的種類
  主要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的種類不限于上述6種,還包括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責令改正、關閉等處罰。
  (二)行政處罰的設定
  1.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2.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3.地方性法規可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4.部門規章設定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和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法》授權國務院規定罰款的限額,國務院規定部門規章設定罰款的行政處罰的數量為3萬元以下。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上述規定,設定行政處罰。
  5.地方政府規章設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上述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6.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
  為了防止亂設行政處罰的現象,行政處罰法禁止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設定行政處罰。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