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1)起爆安全技術
●火雷管起爆及其事故預防
①火雷管起爆的早爆與預防
導火索可能產生的快燃或爆燃,會導致火雷管產生早爆現象,從而引發傷亡事故。加強導火索及雷管的制造、存儲、運輸等的管理工作,提高導火索和雷管的質量,可以大大減少導火索速燃、緩燃、拒燃和雷管的拒爆現象。
預防火雷管早爆事故的發生,除了嚴格保證導火索的質量外,應采用安全點火方法起爆火雷管。《爆破安全規程》規定,火雷管起爆時,必須采用一次集中點火法點火。集中點火可用母子導火索、點火筒等點火工具點火。
②火雷管起爆的延遲爆炸及預防
當導火索有斷藥或缺藥等缺陷及受外力作用導致導火索似斷非斷時,會引起延遲爆炸事故。延遲爆炸事故的危害很大。預防延遲爆炸事故的發生,除了要加強導火索、雷管和炸藥的質量管理,建立健全檢驗制度外,在操作中要避免過度彎曲或折斷導火索,由專人聽炮響聲并數炮,或由數炮器數炮。有瞎炮或可能有瞎炮時,應加倍延長進入炮區的時間。
③火雷管起爆的拒爆及預防
完全消除火雷管起爆的拒爆現象是不可能的,但應采取積極措施將拒爆率降到最低限度。首先,要認真選購和檢查導火索和雷管;其次,妥善保存導火索及雷管,防止受潮變質;同時,加強爆破員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水平,改進操作技術。 采集者退散
●電雷管起爆及其事故預防
①電雷管的早爆及預防
雜散電流、雷電和靜電是引起電雷管起爆早爆事故的主要因素。
預防雜散電流的主要措施有:采用防雜散電流的電爆網路;采用抗雜散電流的電雷管;采用非電起爆;加強爆破線路的絕緣,不用裸線聯接。雷電可通過直接雷擊、靜電感應或電磁感應的方式引爆電雷管,其中以電磁感應為主。預防雷電引起早爆應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在雷雨天氣進行電雷管爆破;在爆破區內設立避雷系統;采用屏蔽線爆破;采用非電起爆系統起爆。
預防靜電產生早爆事故應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炸藥水分;采用抗靜電雷管;采用非電起爆方法。
②電雷管拒爆、延遲爆炸及預防
電雷管拒爆的原因,一是雷管本身有缺陷,而且有的缺陷用導通儀檢驗時還不易被發現;二是起爆網路的設計及操作中有失誤。
為了減少拒爆現象的發生,除了要嚴格檢測雷管,保證雷管質量外,還要采取準確可靠的起爆網路,消除網路設計方面的差錯,同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要防止延遲爆炸事故,必須加強爆破器材的檢驗,不合格的爆破器材嚴禁使用。
③導爆管起爆的安全問題
導爆管起爆系統中的雷管和傳爆雷管,同普通雷管一樣含有高熱感度和機械感度的起爆藥,使用中要防止沖擊和摩擦。導爆管傳爆的延時作用比電雷管起爆系統大得多,所以在設計導爆管起爆網路時,不能采用環形網路,即傳爆的初始位置與終了位置不能相隔太近。有瓦斯的情況,禁止使用導爆管。
④導爆索起爆的安全問題
導爆索網路最主要的安全問題是拒爆事故。出現拒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連接方法不正確。因此應特別注意采用正確的連接方法,防止拒爆事故的發生。
(2)安全標準和安全距離
●地震安全距離
因為地震安全距離往往是決定爆破工程規模、方式的重要因素,有些爆破設計在報批中遇到麻煩也往往發生在地震效應的控制上。因為控制標準、計算方法均不甚嚴格,被保護建(構)筑物的結構和狀況又十分復雜,如何較為準確地預估地震強度,控制建(構)筑物的損壞程度經常成為有爭議的問題。《爆破安全規程》規定“一般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應滿足安全震動速度的要求”并規定了建(構)筑物地面質點振動速度控制標準。
●空氣沖擊波的安全距離
空氣沖擊波的安全距離主要依據以下幾個方面來確定:對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空氣沖擊波超壓值計算和控制標準;爆破噪聲;空氣沖擊波的方向效應與大氣效應。
●爆破飛石的安全距離
爆破飛石的飛散距離受地形、風向和風力、堵塞質量、爆破參數等影響,爆破飛石的安全距離應根據硐室爆破、非拋擲爆破、拋擲爆破等情況分別考慮。
●電力起爆的安全距離
電力起爆的安全距離主要考慮爆區與高壓線、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等發射源的安全距離。
●爆破有害氣體擴散安全距離
爆破有害氣體主要有CO、NO、NO2、N2O5、SO2、H2S、NH3等,可引起窒息及血液中毒。大量爆破后必須取樣監測。有害氣體濃度低于允許指標才能下井作業。減少爆破有害氣體的措施:使用合格炸藥;做好起爆器材及炸藥防水、炮孔堵塞等工作,避免半爆和爆燃;下加強通風,特別要注意通風死角、盲區;人員進入前必須通風并取樣監測空氣中的毒氣濃度。
●瓦斯、煤塵的安全標準及防爆措施
瓦斯是礦井有害氣體的總稱,包括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防止瓦斯引燃和爆炸的措施:防止瓦斯聚積,保證通風,堅持監測,嚴格按規定該停則停,該撤則撤;封閉采空區,避免氧氣進入;按規程要求布孔、裝藥、堵塞、起爆,正確操作。放炮引爆瓦斯;電器設施用防爆型并加強管理,嚴格控制雜散電流。
煤塵爆炸的防范措施:綜合防塵,例如回采面煤層注水;用水封爆破技術,設置噴水、噴霧裝置,采用濕式打眼,經常洗刷井壁巷壁,控制通風風速,煤倉、溜眼不得放空,運輸過程防止漏煤,運輸灑水,運輸巷道、回風巷道鋪巖粉等。用這些綜合措施來降低空氣中煤塵濃度;防止放炮明火,機械火花引發煤塵爆炸;注意防止瓦斯、煤塵混合爆炸,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對防止混合爆炸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