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對現代主義建筑的評價(二)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四、現代建筑在近代中國的分布狀態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現代建筑的中心城市和前沿陣地,現代風格的建筑數量最多,規模最大、質量也最高,這是因為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此時期的上海已成為中國乃至遠東最大的都市,建筑業達到極度繁榮的程度,并因此而給建筑設計行業帶來了無限的機會,這一時運吸引了一批外國建筑師、留過洋的中國建筑師以及在海外學習建筑專業的中國留學生歸國來到上海從事建筑設計,正是這些了解世界的建筑師把發源于歐洲而影響世界的現代建筑思想帶到當時遠東最繁榮的上海,導致了頗具規模的上海現代建筑設計和建造。就在上海掀起現代建筑浪潮的同時,國內某些城市也出現了向現代風格過渡的簡化設計趨勢并產生現代建筑作品。  
   在南京,華蓋建筑師事務所童寓1932~1933年間設計首都飯店,建筑平面根據功能要求結合地形成L形布置,建筑造型樸素大方,已完全沒有多余的裝飾細部,立面真實反映內部使用功能,具有鮮明的功能主義理性思想;過養默設計的首都最高法院雖然立面中部設有塔狀入口,并有豎線條裝飾,某種程度上還帶有新藝術運動建筑的特征,但建筑體型已明顯簡潔,裝飾已明顯減少,表現出向純凈的現代建筑過渡的設計特征;此外,楊廷寶1935年設計建成的大華大戲院,李錦沛設計的新都大戲院(1936年),基泰工程司梁衍設計的國際聯歡社(1936年),華蓋童寓1937年設計建成的地質礦產陳列館等建筑均表現出造型簡潔新穎、造價經濟實經濟實惠、形式與功能結合、運用新材料新結構等現代建筑特性,"這種設計傾向在商業與公共建筑中很快得到發展,并逐步形成一種潮流"。
  在天津,"進入30年代,新建筑運動影響所及,已改變了天津近代建筑的面貌,……向現代主義建筑過波成為這一時期天津近代建筑的主流。渤海大樓(1935)及利華大摟(1936)由法國建筑師穆勒(Mu1er)設計,法國俱樂部(1931)及新華信托儲蓄銀行(1934)由華信工程司沈理源設計,中國大戲院(1935)由英國建筑師B.C.揚及瑞士建筑師陸普(Loup)設計,意租界回力球場(1935)由意大利建筑師鮑乃弟(Bonetti)及瑞士建筑師凱斯勒(Kess1er)設計,此外,天津仁立毛紡廠(1932~1935),香港大樓(1933)等建筑是這一時期天津現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在武漢,自學成才的建筑師盧鏞標起初在漢口景明洋行學習建筑設計兩年,30年代開業從事建筑設計,他的一系列作品如1934年設計1936年建成的四明銀行,1934年設計1935年建成的中國實業銀行,1936年建成的中央信托公司辦公樓,這些作品表現出當時最新式的現代建筑意味,"注意內部功能,率先接受歐洲新建筑運動的思想,采用西方先進的結構技術,在當時漢口曾引起轟動。"此外,由景明洋行1929年設計的安利英洋行大樓,景明洋行1935年設計1936年建成的大孚銀行大樓等都成為早期漢口現代建筑的代表。   
  在青島,30年代由于遠離戰火,政局相對安定,外國資本大量涌入,民族資本和官僚資本得到了發展,城市建設形成繁榮的局面,建筑設計在西洋古典主義、折衷主義以及中國傳統建筑復興思想并存的情形下,"西方現代建筑理論在中國的傳播波及青島,出現一些現代主義建筑的模仿和探索",一些建筑"雖然檐部和主入口仍做些幾何圖形的裝飾,但設計思想已在轉變。開始注重實用與經濟,講究外型體塊和窗洞排列的比例關系,從繁瑣的細部裝飾和柱式中解脫出來,已在步入現代建筑行列的進程中",如羅邦杰設計,建于1934年的大陸銀行;陸謙受、吳景奇設計,建于1934年的中國銀行;蘇復軒設計,建于1934年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這類建筑設計多出自留洋歸來的上海建筑師之子"。此外,還有世少數值得注意的建筑,如東海飯店,由上海新瑞和洋行(英)設計,建于1936年,6層鋼筋混凝上結構,建筑造型筒凈,是現代主義風格建筑的重要代表作品。 
在昆明,"現代建筑是由部分本地人和更多來自上海等地的外地人引進來的",抗戰前后,沿海和內地建筑師、工程師、高級技師紛紛遷入昆明,上海及沿海地區的建筑經驗隨之西移應用在昆明,現代建筑形式也在昆明大量出現,1939年建成的南屏電影院,1943年建成的安寧溫泉賓誼及浴室,以及誼安大廈等建筑是典型的現代建筑的代表,此外大量住宅建筑的設計也體現出現代建筑的基本原則。  
  在這些城市,現代建筑明顯改變了城市面貌,現代建筑的設計和建設形成了風潮,除此之外,尚存在著建有零星的現代建筑的城市,如古都北京建有梁恩成設計的北京大學地質館(1934年設計1935年建成),以及北京大學女生宿舍(1931~1932年設計,1935年建成);廣州有楊錫宗1935年設計建成的中山大學教員宿舍,鄭枝之1936年設計建成的中山大學理學院天文系館,陳榮枝1936年設計建成的愛群大廈;在煙臺有1935年建成的金城電影院,有1938年建成的現名煙臺工人療養院建筑。   
  應該說,現代建筑僅在中國近代有限的城市中掀起了一陣波瀾,而現代建筑的覆蓋面是呈"中心城市上海——受影響較大的城市天津、南京等--只有零星現代建筑的城市北京、廣州等",這樣一個遞減的狀態存在。  
   五、日本建筑師在東北的現代建筑活動   
  從20年代中到30年代中,幾乎與以上海為中心的其他受現代建筑思潮影響的城市同時期,東北的大城市中也出現了當時流行于日本,被稱作"日本近代式"的現代建筑,如沈陽原滿鐵社員俱樂部(1924年設計,1925年建成),沈陽原奉天自動電后交換局(1927年設計,1928年建成),大連原南滿洲電氣株式會社乘合自動車待合所(1930年建成),長春原偽國務院總務廳弘報處(1932年建成),哈爾濱會館(1936年建成),哈爾濱原弘擬會館(1938年建成)等,這些建筑與當時盛行的折衷主義風格相比,已具備明顯的現代風格,但它們又都不同程度地帶有早期現代建筑的某些特征,比如原滿鐵建筑課設計的滿鐵社員俱樂部雖然平面功能組織及立面造型已表現出現代主義建筑設計的思想,但限于當時當地技術及種種條件,它卻采用了磚結構;原關東廳內務局土木課設計的奉天自動電話交換局,三層鋼筋混凝上結構,立面造型已相當凈化,但建筑審美標準并沒有根本改變,立面構圖仍可見三段式劃分,并采取了較密的豎線條處理;吉田友雄設計的哈爾濱會館在檐部及入口部位仍可見一些淺浮雕裝飾。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