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概率風險評價法
概率風險評價方法代表了安全評價的一個發展方向,是一種精度較高的定量安全評價方法。這類方法通過綜合分析系統最基本單元元件的性能及其致災結構關系,推算整個系統發生事故的概率,通過對災害后果的估計,來綜合反映系統的危險程度,并同既定的目標相比較,判定其是否達到預期的安全要求;或者,將危險概率值劃分為若干等級,作為系統安全評價及制定安全措施的依據。
該方法要求數據準確、充分,分析完整,判斷和假設合理,并能準確的描述系統中的不確定性。
對于煤炭行業,由于系統復雜,其中的不確定因素多,且各種因素狀態不明確,對系統完整的分解比較困難,使用這種方法時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為了克服這一缺陷,模糊概率來取代上述準確概率的模糊概率安全評價方法正處于研究之中。但對于煤礦安全管理,要得到某一事故的模糊概率也屬不易,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在現實條件下,煤炭生產系統不可能完成類似的研究。
3.5事故樹分析法
事故樹是一種描述事故因果關系有方向的“樹”,是安全系統工程中最重要的
分析方法之一。事故樹分析遵守邏輯分析原則,即從結果分析原因,相關事故(節點) 之間用邏輯門連接。用事故樹分析法進行煤礦安全評價,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1) 分析礦井系統,進行事故統計,設想給定系統可能要發生的事故,確定頂上事件;
(2) 逐步進行分解,將系統劃分為若干個分系統、子系統,直至到不可再分解的基本元素,確定基本事件,調查與事故有關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種因素;
(3) 按照下層事件與上層事件發生的與或門關系,自上而下逐步繪制事故樹圖;
(4) 對事故樹進行化簡;
(5) 通過對最小割集(最小徑集) 的求解,確定出基本事件的結構重要度,進行定性分析,從事故樹的結構上了解系統中導致事故發生的各基本事件的組合關系及其重要程度;
(6) 根據資料確定各基本事件發生的概率,進行定量分析,求解頂上事件發生的概率、各基本事件概率的重要度和臨界重要度;
(7) 根據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結果,尋找控制頂上事件發生的有效途徑。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制定應急預案。
事故樹評價法具有以下特點: ①能詳細地描述事故原因及其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 ②便于發現礦井系統中存在的潛在危險因素和狀態; ③通過分析,能尋找出控制事故的要素和不安全狀態的關鍵環節; ④易于進行數理邏輯運算和定量計算,并實現分析計算機化。事故樹是由眾多基本事件構成的,這些基本事件對頂上事件均產生影響,但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在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時必須有先后次序,輕重緩急, 以便使系統達到經濟、有效、安全的目的。
3.6事件樹分析法
事件樹分析是一種從原因到結果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其分析步驟如下:
(1) 確定初始事件(預測事故、設定安全措施等) ;
(2) 編制ETA 圖;
(3) 闡明事故結果;
(4) 定量計算、分級。如已知各事件的發生概率,即可進行定量計算(設各歧點的失敗概率為Pi ,則成功概率為1 - Pi) 。根據定量計算的結果,作出事故分級。
煤礦事故的產生是一個動態過程,是若干因素(事件) 按時間順序出現的結果, 每一個發生事件都可能導致災難性事故的后果, 但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后果。因為事件向前發展的每一步都會受到安全防護措施、操作人員的工作方式、安全管理及其他條件的制約。事件樹分析從事故的起因(或誘發事件)開始,途經原因事件到結果事件為止,每一事件都按“成功”和“失敗”2 種狀態進行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分叉稱為歧點,用樹枝的上分支作為成功事件,把下分支作為失敗事件,按事件發展順序不斷延續分析,直至最后結果。顯然,有n 個階段,就有( n - 1) 個歧點。根據事件發展的不同情況, 如已知每個歧點處成功或失敗的概率, 就可以計算出各種不同結果的概率。
事件樹分析法可以定性、定量地辨識初始事件發展為事故的各種過程及后果,并分析其嚴重程度。根據樹圖可在各發展階段的每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使之向成功方向發展。ETA 是一種圖解形式,層次清楚,階段明顯,可以進行多階段、多因素復雜事件動態發展過程的分析,預測系統中事故發展的趨勢。ETA 實際上是事故樹分析法(FTA) 的補充。
(安全評價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