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措施,建立體系
進行危險性辨識和事故預測,是預先危險性分析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預測的基礎上建立預防保證體系。一拖集團公司在每項工程活動之前,都由工程項目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對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的每一具體過程按系統進行分析、評價、分級,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認真落實各種安全用具、個人防護用品,如腳手架、安全網、安全帶、標志牌等物質保障措施的到位。對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都要落實責任部門及責任人,按照“分級管理,分線負責”原則建立健全分級監控體系和安全保證責任體系,把監控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環節,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近幾年來,一拖集團公司第二鑄鐵廠、柴油機公司等“十五”大型技術改造項目及各類設備大修,在時間緊、任務重,點多、面廣,帶電、動火、高空、立體交叉作業,危險程度高的情況下,由于較好地應用了預先危險性分析方法,對每項工程都采取了針對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落實了安全技術保證體系和責任制,對施工過程實施全程監控,保證了安全,未發生一次事故。
2003年,一拖集團公司為加快實現“百億工程”,對產品結構進行大力度調整,生產布局優化整合,廠房、設備搬遷,涉及單位多、面積大,參戰人員多,且邊生產、邊拆遷、邊搬運、邊安裝,整體工程縱橫交錯,情況復雜,危險因素多,危險程度高。由于集團公司領導重視,各參戰單位安全部門嚴格按照集團公司《危險作業審批管理標準》,在每一項工程開工前積極組織內部和外來施工單位進行預先危險性分析,認真填寫《危險作業申請單》、《檢修(工程)項目安全防護匯總表》、《預先危險性分析表》,對不同等級的危險因素嚴格控制,安全技術保證體系到位,安全防范措施責任到人,有效地保證了工程項目的安全順利進行。
(安全評價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