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綜合知識運用:職業衛生標準及應用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一、職業衛生標準分類及應用   
  分類   
  1、職業衛生專業基礎標準   
  2、工作場所作業條件衛生標準   
  3、工業毒物、生產性粉塵、物理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4、職業病診斷標準   
  5、職業照射放射防護標準   
  6、職業危害防護導則  
  7、職業防護用品衛生標準   
  8、勞動生理衛生、工效學標準   
  9、職業性危害因素檢測、檢驗方法   
  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代號由大寫漢語拼音構成,強制性衛生標準為“GBZ”,推薦性標準的代號為“GBZ/T”,國家職業衛生標準是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評價的重要依據。   
  作用:為各類企業實施行政執法和衛生監督、改善作業環境、保護工人健康提供技術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七條規定,凡是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均是強制性標準,衛生標準是進行預防性和經常性衛生監督的重要依據。   
  二、GBZ1—2002,GBZ2—2002的應用   
  1、制定的原則:在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前提下,作到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可行。即安全性與可行性相結合。   
  2、制定的依據:制定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接觸限值,是以有害物質的理化性質、動物性實驗、人體毒理學資料、職業流行流行病學調查、勞動衛生現場情況為依據。同時又與先進國家的標準相接軌。
  3、保護水平:指在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濃度不超出該接觸限值作業環境條件下,持續作業若干年,某種和定的有害效應在接觸人群中,不致超過某一給定的發生頻率。每相衛生標準都體現了對勞動者提供了一定的保護水平,又體現了某種可接受的危險程度。
  4、高危人群:指一小部分人在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或致癌物時,由于個體差異,而使其對有毒物質的反應教一般人群出現得早且嚴重,這樣的易感人群稱為高危人群。職業衛生標準不以這部分人為制定依據。   
  三、專業術語   
  職業接觸限值:指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接觸限量標準、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長期反復接觸,對機體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響的容許接觸水平。   
  1、最高容許濃度(MAC):指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樣測定均不得超過的濃度。   
  2、時間加權平均閾限值(TLV—TWA):指正常8小時工作日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   
  3短時間接觸限值(TLV—STEL):這是在不超過TWA的情況下,指每次接觸時間不得超過15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此濃度指在8小時內任何時間均不得超過的濃度。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