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表(Check List)是通過安全檢查發現潛在危險的一種有力工具,國外在三十年代即已經采用。由于這種表可以事先組織有關人員編制,容易作到內容全面周到,再經過較長時間的實踐檢驗和修訂,就可能成為檢查、預測事故的重要手段,既可供設計新企業,新工藝時參考,又可作為進行安全教育用的教材。所以,直到現在仍為各國安全工作人員所采用。
安全檢查表又為安全系統工程的產生創造了基礎,因為這種表本身就應用了系統分析的原理。現在的安全系統分析方法,如故障類型影響及危險度分析(FMECA),事件樹分析(ETA),事故樹分析(FTA)等,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我國的勞動保護工作歷來重視進行安全大檢查,在這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有的省市已在著手整理這些經驗,有的企業已經根據過去的經驗列出了安全檢查表。因為編制檢查表僅為滿足安全檢查的需用,所以內空還不夠全面周到,還有待完善。下面介紹的是北京市勞動保護研究所擬訂的生產設備和儀器儀表安全檢查表。其它方面的檢查表均可參照這種形式和本企業的情況擬定。
(一) 生產設備安全檢查表
1. 各種氣體管線有哪些潛在危險性?
2. 液封中的液面高度保持是否適當?
3. 如果外部發生火災,會使設備內部處于何種危險狀態?
4. 如果發生火災、爆炸情況,有否抑制火災蔓延和減少損失的必要設施?
5. 使用玻璃等易碎材料制造的設備是否采用了強度大的改性材料?如果未用這種材料,可能會出現哪些危險?應該采取何種防護措施?
6. 是否在特別必要的情況下才裝設視鏡玻璃?在受壓或有毒的反應容器中是否裝設了耐壓的特殊玻璃?
7. 緊急情況下用的閥或開關是否易于接近和操作?
8. 重要的裝置和受壓容器最后的檢查期限是否超過了?
9. 是否實現了有組織的通風換氣,如何進行評價?
10. 是否考慮了防靜電的措施?
11. 對有爆炸敏感性的生產設備是否進行了隔離?是否安設了屏蔽物和防護墻?
12. 為了減輕爆炸對建筑物的影響,采取了什么樣的措施?
13. 壓力容器的性能、質量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并進行了登記?
14. 對壓力容器是否進行了外觀檢查、無損探傷和耐壓試驗?
15. 壓力容器是否建有檔案,檢查過沒有?
16. 對重要設備是否制定了安全檢查表?
17. 設備的可靠性,可維修性如何?
18. 設備本身的安全裝置如何?
(二) 儀表控制系統安全檢查表
1. 儀表的動力源如果同時發生故障時將會出現何種危險狀態?
2. 在所有儀表都發生故障時,系統自動防止故障的能力如何?
3. 在對系統中的部分儀表進行檢修時,如何保證系統的安全操作?
4. 如果儀表應達安全運行狀態的時間過慢,是否采取了措施?重要的儀表和控制裝置是否采取了不同的獨立樣式并且具備回授裝置?特別危險的生產如果采用雙重保險裝置仍不能完全控制系統的不安全因素,在出現緊急的危險情況,安全停止裝置能否及時動作?
5. 安全控制儀表是否已作為整體設計的一部分?
6. 氣候引起的溫度、濕度變化對儀表會產生何種影響?
7. 液位計、儀表、記錄裝置等的顯示能力如何,是否易于辨識?采取了何種改善措施?
8. 對玻璃視鏡、液面計玻璃管以及其他裝置發生損壞而使內容物發生逸出的情況,有無防護措施?
9. 儀表的性能試驗和定期檢查是如何進行的?
編制安全檢查表,應采用安全人員、生產人員和操作人員“三結合”的方式,并且要在實踐中不斷加以修改,使之日臻完善和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