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4. 全面開展以班組危險控制為重點的危險預測預控活動 班組危險控制以提高崗位工人安全素質,控制人為失誤為宗旨,主要包括班組危險預知活動,標準化作業、安全檢查改革等內容。 危險預知訓練活動是班組安全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控制人為失誤,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落實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進行崗位安全教育,真正實現“三不傷害”的重要手段。針對三峽工程施工特點,危險預知活動一般采用以下形式:利用班組安全活動日或較固定時間進行的危險預知訓練活動集體作業或每日前短時間的危險預知訓練活動。 標準化作業是一種科學的優化作業方法。實踐證明,它對控制人為失誤效果顯著,特別是對作業程序性強的,如起重、爆破、硅澆筑,停送電作業等,更為適用。 標準化作業的前提是要有作業標準,應對作業程序,動作標準如行走路線、站立位置、姿勢、肢體動作、視線角度及相互動作配合和信號聯絡以及工作質量要求等項加以科學規定。 安全檢直是對系統實施動態反饋控制的前提,其作用在于掌握系統中設備、人員、管理及環境等狀態變化,及時發現隱患,為隱患整改提供動態信息。
5. 疏通德忠信息渠道,強化隱患整改 施工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事故隱患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物的因素,消除事故隱患,控制危險,提高施工作業過程中本質安全化程度,是有效防止事故發生的根本途徑。 水電站施工作業,非同一般工廠企業生產,作業的人、設備和作業對象每時每刻都處于變化之中,作業人員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事故隱患。為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隱患,建設總公司合同各施工單位,盡快制定“事故隱患整政管理制度”疏通隱患信息渠道,明確隱患整政職責,落實隱患整改經費使隱患整改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不留空格,以保證隱患能及時整改。
6. 加強信息管理 從現代科學管理觀點看,信息是控制的前提。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采集、傳遞、處理、存貯,從目前三峽總公司安全信息管理狀況看,安全信息積累尚不完備,應根據現代化安全管理要求,規范一些信息表格,方便計算機輸入,并開發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與總公司其它管理系統并網,實現安全信息的長期儲存與共享。《三峽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已單獨列項,由首都經貿大學開發。
7. 加強施工過程的前饋控制,反饋控制 系統前饋控制是通過檢查、檢測,及時發現進入施工過程的不安全狀態,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發生。下列因素可通過前饋控制技術實施控制:
(1)人的不安全狀態,如特種作業人員(大型起重設備,運輸設備司機)應進行適應性測試。
(2)即將投入使用的有缺陷的設備、器材、工具、附件等,如爆破器材質量問題、有缺陷的設備等。
(3)異常的能量,如雷電。
(4)錯誤的規程和指令。 負反饋一施工過程中發現不安全狀態及時糾正,控制其被觸發造成事故;或者是發生事故后(包括險肇事故),及時查明原因,吸取教訓,從而避免重大事故發生。 正反饋一通過評比獎勵,形成一種激勵機制。表彰激勵,影響面廣,是安全管理中的導向問題,符合現代安全管理中注重調動職工主動性的基本思想。為此應實施有力的安全獎懲措施,體現重獎重罰。
關于安全評價師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