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4. 儲油庫的防雷設施缺乏定期檢查
一些單位油庫區內的避雷針接地網部分,由于長期沒有檢查,地下深埋部分有沒有銹蝕、折斷或開焊目前尚不清楚,有些電廠的接地電阻,自投產10多年來從未進行過開挖檢查和測量,也沒有任何檢查記錄。如有開斷,雷擊時在避雷針處會產生高電位,后果嚴重。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如果發生斷裂、松脫,就影響雷電通路;接地電阻增大,影響雷電流散,在雷雨季節就易受雷擊,引起著火爆炸事故。
為此建議:應《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 596―1996)的規定,定期檢查貯油罐的防雷設施和接地裝置。獨立的貯油罐、易燃易爆氣體貯罐及其管道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30W,定期對接地電阻的測量不超過6年。對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的連接情況檢查不超過3年,不應有開斷、松脫或嚴重腐蝕等現象。實際上,許多發電廠對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的連接情況越來越重視,一般定為一年一檢。
在直擊雷、感應雷、球形雷三種雷電形式中,最常見的是直擊雷和感應雷。直擊雷就是直接打擊到物體上的雷電,感應雷即通過雷擊目標旁邊的金屬物等導電體感應,間接打擊到物體上,球形雷則像火球一樣,會飄進室內。大型建筑都要安裝避雷針,主要是預防直擊雷和感應雷。2002年5月19日,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某公司一個甲烷罐頂部被雷電擊中,罐蓋當場被炸飛50m,隨即燒起10m多高的沖天大火。隨后消防部門共派出34輛消防車和化工救援車,近300名工作人員前往撲救, 4h后才將大火撲滅。經濟損失嚴重。
金屬油罐的防雷措施,因為金屬油罐本身就有著良好的屏蔽性能,只要油罐頂板有足夠的厚度,利用自身的保護是可以滿足要求的。當油罐頂板厚度大于3.5mm且裝有呼吸閥時,可不設防雷裝置。但油罐體要求有良好的接地,接地點不少于兩處,間距不大于30m。當罐頂板厚度小于3.5mm時,雖裝有呼吸閥,也就要在罐頂裝設避雷針,且避雷針與呼吸閥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m。保護范圍高出呼吸閥不應小于2m。
防雷裝置承受雷擊時,其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都呈現很高的沖擊電壓,可能擊穿與鄰近導體之間的絕緣,發生劇烈的放電,這叫反擊。由于反擊,可能釀成火災或爆炸事故,也可能引起人身事故。為了防止反擊,必須保證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與鄰近的導體之間有足夠的安全距離(5~10cm)。為了防止跨步電壓傷人,接地裝置距建筑物的出人口和人行道的距離不應小于3m。
5. 防火堤上的孔洞和裂縫未及時封堵
一些單位因檢修油管、水管、消防管等在防火堤上挖洞、開孔后,工作完畢沒有及時封堵,防火堤或圍堰是阻止著火油品外溢,縮小災害范圍和回收部分跑冒油品的有效設施。如果發生坍塌、孔洞和裂縫,都會對安全構成威脅。
為此建議:應根據《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1993)的規定,防火堤應保持堅實完整,不得挖洞、開孔,如工作需要在防火堤挖洞、開孔,應采取臨時安全措施,并辦理批準手續。在工作完畢后及時修復。防火堤內所構成的空間容積,是以不小于堤內地上油罐總儲量的1/2,且不小于最大油罐的地上部分儲量而設計的,因此,在防火堤上挖洞、開孔會降低安全水平。
油罐區內除檢查防火堤無裂縫、坍塌和雜草,預留孔密封良好,排水孔不堵塞外,還應注意以下要點的安全監督:
(1) 地坪安好無裂縫、無枯枝、干草,無可燃物料。
關于安全評價師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