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關于煤礦安全評價方法的探討(四)
4.煤礦安全評價方法的選擇和確定
在進行安全評價時,應該在認真分析并熟悉被評價系統的前提下,選擇安全評價方法。選擇安全評價方法應遵循充分性、適用性、系統性、針對性和合理性的原則。
煤礦是一個人工、機械、采礦工程、地質條件和自然環境共存的復雜系統。其災變既具有人工系統災變的性質,同時也具有自然系統災變的特點,單純地借用目前只適用于人工系統或自然系統的方法評價煤礦災害系統的危險性程度是不可行的。因此,選擇評價方法時要嚴格遵循上述原則,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安全評價的方法很多,但每種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確定所要使用的安全評價方法,必須首先明確評價目的、對象及范圍。每個評價方法都各有自己的使用范圍,各有自己的優、缺點。在進行煤礦安全評價方法選擇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綜合使用: ①開展安全評價的動機; ②所需評價結果的類型; ③可用于評價的信息類型; ④所分析的礦井事故特征; ⑤已發現與評價對象有關的風險。同時要注意到安全評價方法不是單一的、確定的分析方法,不是決定安全評價結果的“惟一”因素;選擇安全評價方法時,并不存在“最佳”方法,評價方法的恰當選擇還要依賴于評價人員對評價方法的不斷了解和實際經驗的積累。
煤礦井下生產系統是一個人―機―環境構成的、空間分布極其復雜的災害系統,其中人工、自然因素共存;瓦斯、煤塵、水、火、頂板事故等是其存在的主要災害形式。這些事故發生的機理雖然各異,但引發的因素卻相互關聯。在時間、空間上各種災害可隨時隨地發生,且相互影響,只有對系統的危險程度進行定量評價,事先獲得各種事故的可能后果及其對整個生產系統的影響,技術和安全管理部門才能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但是。由于煤礦受地質、水文地質、煤層存賦等自然條件及歷史開采、動態作業環境等條件限制,要對煤礦進行定量評價分析比較困難,而目前煤礦行業的安全現狀定性評價方法一般采用的是安全檢查表法,這種評價方法存在著嚴重的缺陷,結果也不能令人滿意。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煤礦安全現狀評價時候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以全面有效的評價煤礦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以及其危險性程度。
5.小結
由于煤礦開采地質條件錯綜復雜,導致導致井下事故發生的途徑非常多,如果靠經驗去治理、阻斷事故發生的全部通道很難不出現疏漏。礦井瓦斯、粉塵、水害、火災和冒頂事故時有發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過去僅僅靠經驗,著重礦井事故直接原因分析與防治,而沒有廣泛使用煤礦安全評價方法對煤礦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源、有害因素進行辨識與分析,從而難以深入查找事故的潛在誘因,更難準確判斷礦井系統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嚴重程度。因此用適當有效的方法對煤礦系統進行安全評價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是對煤礦安全評價的幾種方法進行了討論和分析,列出了目前安全評價常用的幾種定性定量評價方法,然后在其基礎上提出了適合煤礦安全現狀評價的一些具體方法及其優缺點。
安全評價工作在煤炭行業剛剛起步, 隨著安全生產法制建設的不斷深入, 煤礦安全評價工作將逐步得到普及和完善。開展煤礦安全評價, 能夠有力促進煤礦安全管理工作, 在全國煤礦開展安全評價, 可以扭轉煤礦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 使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 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必由之路。
關于安全評價師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