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3頁
上半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全國多個重點城市的房屋租賃價格平均漲幅超過10%,新華社、央視紛紛報道。
據鏈家地產公布的上半年北京住宅租金情況顯示,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套均租金2792元/月,同比上漲18.5%左右。王府井等熱門商圈的房租上漲幅度達到40%。
上海市房地產經紀人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房屋租金上漲明顯,高檔住宅漲了6.4%,中檔14.4%,低檔8.8%。
據公開數據,廣州今年二季度漲幅近20%,部分區域一房難求,以至于租金漲幅達到近40%。
可見,上述購房者不但買房夢日漸飄渺,租房壓力也日益增大。
經過一年半的調控,開發商快活不下去了,地方政府土地收入減少了,老百姓買房租房的成本反而提高了,目前這是一盤多輸的棋局。以提高首貸門檻,剛性需求限購來控制成交量,打擊開發商,這樣換來的房價拐點是虛假的,相信也和調控的初衷相悖。
調控政策合理性盤點
房價不合理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房子不夠。根據這一思路,可以檢視調控政策的合理性。合理的政策,或是增加房子的數量,或是堵住房子多的那部分人不要買,甚至把手里的房子吐出來。
通過收緊信貸等手段,把開發商弄死,讓大批資金撤出房地產業,能夠增加房子數量嗎?顯然不能。
通過限購,堵住了一部分投機需求,但也堵住了大量剛性需求,短期內由于購買人數減少導致房子供應量增多,屬于掩耳盜鈴,需求在未來總有爆發的一天。
通過差別化限貸,效果同上,堵住了一部分投機需求,也誤傷了剛性需求,而且付全款的人管不著。
通過提供保障房,可以增加房子的數量,但要防止在分配環節流入房子多的那部分人手里,不能提供有效供給。
通過房產稅,提高房子持有成本,可以堵住投機需求,還可以讓多余的房子進入出售和出租市場,增加房子數量。
總之,政策的合理性和實施難度成正比,這也意味著一場真正的變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