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浙江省諸暨市城市道路重載和超載車輛較多,造成路面損壞非常迅速。對于嚴重破碎板塊用換板方法進行處治,是解決水泥砼路面破損的主要手段。根據近幾年的換板施工經驗,現從兩大方面來探討一下具體的處治方法。
一、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
要加快施工進度,爭取在澆筑混凝土后幾天內開放交通,減少路段作業點,控制施工長度,減輕車輛通行阻力。
1、提高混凝土強度
東環線在設計及施工時,水泥砼的彎拉強度采用4.5mpa;在換板過程中,采用彎拉強度5.0mpa控制。在實際施工中,由于設計配合比采用彎拉強度為5.8mpa,水泥砼在7天彎拉強度均可達4.5mpa。同時,28天齡期強度超過5.0mpa,根據現場試塊和鉆芯后劈裂試驗換算均達到此項要求。
2、適當增加面板厚度
在相同車輛荷載作用下,將面板厚度增加到24厘米,能減少水泥砼面板的荷載應力,同時,澆筑好面板后加強養生作業也尤其重要。東環線換板過程中即增加面板厚度從原來22厘米調整到24厘米,又提高了水泥砼板的抗彎拉強度從4.5mpa提高到5.0mpa,在按規定養護7天后開放交通,實際使用效果較好。
3、采用層鋪法鋼纖維砼提高水泥砼路面的抗拉彎強度
在面板厚度不變的情況下,采用上、下二層鋼纖維砼,雖然造價略有增加,但提高水泥砼路面整體的抗彎拉強度。我們在2003年采用上、下層布設鋼纖維的施工方法亦取得了較好效果。
4、加強質量管理,確?;炷磷陨韽姸?/STRONG>
施工人員嚴格分工合作,對各工序進行現場把關,確?;炷恋氖┕べ|量,是換板工程中的關鍵,采用增加厚度、提高混凝土的等級及摻配一定量的鋼纖維,如果現場管理松弛,工程量不抓嚴就達不到預期效果。
其一,混凝土板破碎后,基層清理應徹底,排水不良地段應及時設置盲溝。對已失效的半剛性基層進行重新處理。對路基沉陷及翻漿地段進行回填或換填。
其二,拌和場應有專人負責,對所進材料的規格、質量嚴格把關,只有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采用的原材料才能進場。同時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進行配料,每天每一時段實測原材料的含水量,調整好施工配合比,拌和計量采用自動電子計量儀,拌和時間應充分,確保拌和料合格。
其三,合理安排工期,當天破碎的板塊應盡可能當天澆筑完成,最遲也不超過第二天。隨時根據氣象預報調整施工時間,安排施工作業。
二、施工作業點的布置
水泥砼板塊修復施工作業點的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車輛暢通,布點時要從安全暢通為首要前提,應根據交通量的大小,合理布置施工作業點的間距和長度。
1、確定換板的范圍
首先應確定要換板塊,以下三種損壞必須處理:1塊斷裂成4塊或4塊以上的;板塊斷裂并沉陷的;板塊錯臺影響車輛行駛或有唧泥的。
2、作業點間距
根據交通量大小,確定作業點的最小間距。雖然東環線半幅施工后,仍有2個車道,但交通量大,特別是夜間,由于沒有照明設施,容易造成車輛誤入施工現場,釀成事故。我們在實際施工中,雖有提前預告標志,但仍免不了發生交通事故的苗頭。為了確保交通安全,施工間距基本控制在1千米以上,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搬遷則增加了難度,所以間距又控制在3千米范圍。
3、適當控制施工點作業長度
施工點過長,車輛通行能力減小,且易發生交通事故。在混合交通量作業地段,施工長度控制在300米以內,以確保交通安全。
4、交通標志設置
施工現場必須設立明顯的標志,包括預告標志、窄行標志、安全標志、隔離墩等。
水泥砼換板施工是水泥砼路面損壞處理中一種最常用且投資最省的措施,但在交通流量大的路面,存在著施工質量、進度和車輛安全暢通的矛盾,要解決此矛盾就必須有合理的技術和施工方案以及交通安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