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4頁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依據的因素有建設項目的工程特點、項目所在地區的環境特征、國家或地方政府所頒布的有關法規。注意題目考的是“不屬于”。
2.C【解析】這個題需注意兩個方面,一是題中的問法:“不屬于”:二是需要熟悉環境標準體系主要由“國家環境標準、國家環境保護行業標準和地方環境標準”構成。
3.A
4.B
5.C
6.C.【解析】選項C的正確答案應是:“對于沒有小時濃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濃度限值的三倍值”,是三倍而不是五倍。
7.C【解析】本題的主要考點就是按照綱要求需熟悉:“氣環境質量現狀監測項目、監測布點原則與監測制度”,一條關于監測布點原則的考核。
8.B【解析】《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氣環境》(H122—2008) 2008-12-31發布,2009-04-01實施,修訂后的導則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依然是三級。
13.A【解析】按照綱的要求:掌握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級別的劃分.地面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的條件有:第一,建設項目的污水排放量:第二,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第三,各種受納污水的地面水域規模:第四,受納水體水質要求。
14.B【解析】綱要求掌握河流、海域水質數學模式的適用條件,河流預測中最常用的就是完全混合模式與一維穩態模式,使用這兩個模式掌握其適用條件是最基本的要求,完全混合模式與一維穩定模式適用條件的區別就是污染物質的性質。
15.B【解析】首先判斷平水期平均流量為120 m3/s的河流為中河,河寬小于50 m,共設兩條取樣垂線,水深于5 m,每個垂線取2個樣,因此其取樣斷面上水樣分析數應為2×2=4。
16.B【解析】分為復雜、中等和簡單三類。
17.B【解析】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與污染物類型和需預測其濃度的水質參數有關。該題污染物類型為2,在需預測水質參數不于10的條件下,污水水質屬于中等:若水質參數為11,則其污水水質屬于復雜。
18.C
19.B【解析】≥150 m3/s為河,注意“=”為河。
20.B【解析】湖泊和水庫規模的小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庫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積劃分。注意本題中平均水深≥10m,水域面積30 km2>25 km2,因此答案為水庫。
21.B【解析】水環境影響預測中預測的水質參數的選定由水污染特征決定,項目的建設過程、生產過程及服務期滿后各階段污染特征的差異性就決定了其預測的水質參數的不同。
22.C【解析】本題主要是對各等級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基本要求,一級、二級聲環境影響評價的項目都要求在噪聲預測時繪出等聲級圖并給出預測噪聲級的誤差范圍。
23.B【解析】按照綱的要求需掌握聲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的劃分,本題就是考核如何靈活掌握聲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的劃分。對于新、改、擴建的、中型建設項目,若其所在功能區屬于適用于規定的1、2類標準地區或項目建設前后噪聲級有較明顯增高[噪聲級增高量達3~5 dB(A)]或受噪聲影響人口增加較多的情況,應按二級評價進行工作。本題盡管項目位于3類區,但項目建設前后聲級有較明顯增高[4 dB(A)],應按二級評價進行工作,注意1、2類區和聲級的增加程度是“或”的關系。
24.C【解析】本題考點就是對各等級噪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基本要求的熟練掌握,在一級評價中須提出噪聲防治措施幕進行經濟、技術可行性分析,給出最終降噪結果:二級評價要求給出最終降噪效果,也就是選項A;三級評價要求給出效果分析。
25.A【解析】建筑施工噪聲屬于不穩態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