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4頁
81.生態環境影響狀況調查中經濟結構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查主要包括( )。
A.產業結構構成的歷史
B.現狀及發展
C.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
D.自然資源的利用強度
82.《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適用于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區、保稅區、邊界經濟合作區、旅游度假區等區域開發,以及工業園區等類似區域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的一般性( )。
A.原則
B.內容
C.程序
D.方法
83.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之一就是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證開發區環境保護方案,包括( )。
A.污染集中治理設施的規模
B.清潔生產工藝
C.工藝和布局的合理性
D.總量控制方案
E.優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84.下列屬于驗收調查工作環節的是( )。
A.準備、初步調查、編制實施方案
B.詳細調查、編制調查報告
C.初步調查、詳細調查、重點調查
D.編制實施方案、編制調查綱、編制調查報告
85.開發區規劃方案分析時須將開發區規劃方案放在區域發展的層次上進行合理性分析,突出開發區( )的合理性。
A.能源結構
B.總體發展目標
C.總體布局
D.環境功能區劃
86.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中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時需要根據當地水文地質調查資料,識別( )。
A.地下水的徑流、補給
B.地下水的排泄條件
C.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間的水力連通
D.評價含水層的防護特性
87.開發區環境影響評價中確定氣污染物總量控制選擇的指標主要是( )。
A.CO
B.煙塵
C.粉塵
D.S02
88.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現狀分析與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 )。
A.社會經濟背景分析及相關的社會、經濟與環境問題分析,確定當前主要環境問題及其產生原因
B.生態敏感區(點)分析,確定評價范圍內對被評價規劃反應敏感的地域及環境脆弱帶
C.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分析,確定受到規劃影響后明顯改善,并且可能達到、接近或超過地域環境承載力的環境因子
D.分析確定規劃區主要相關環境要素的環境容量和規劃區生態承載力,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方案
89.環境風險評價中建設項目建設和運行期間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事故(件)一般不包括( )。
A.機械設備老化陳舊
B.生產狀態超負荷
C.人為破壞
D.自然災害
90.關于驗收調查工作對運行工況的要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對于公路、鐵路、軌道交通等線性工程以及港口項目,竣工驗收調查應在工況穩定、生產負荷達到近期預測生產能力(或交通量)75%以上的情況下進行
B.對于公路、鐵路、軌道交通等線性工程以及港口項目,竣工驗收調查應在工況穩定、生產負荷達到近期預測生產能力(或交通量)60%以上的情況下進行
C.生產能力達不到設計能力75%時,可以通過調整工況達到設計能力60%以上再進行驗收調查
D.生產能力達不到設計能力60%時。可以通過調整工況達到設計能力60%以上再進行驗收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