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普通物理考前沖刺(七)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考前沖刺(七)
一、單選題
1.在下面的四種情況下,一定能使理想氣體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數增大的是(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解析】設M為氦分子的摩爾質量,P為氣體的壓強,T為氣體的溫度,d為分子的有效直徑,n為分子數密度,R為摩爾氣體常量,k為玻耳茲曼常量。為平均速率;則理想氣體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數為:;可見,當P/增大時,增大,而選項中只有C選項可以確定P/一定增大,故正確答案C項。
【點評】此題考查平均速率,平均碰撞次數,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hkT等公式的應用,用這三個公式可以推導出理想氣體平均碰撞次數與壓強P和溫度T之間的關系:根據此關系即可得到本題的答案。
 
2.1mol溫度為25℃,壓強為1atm的雙原子理想氣體,經等溫過程體積膨脹至原來的3倍,試計算這個過程中氣體對外做的功是(  )(功的單位是J)。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解析】等溫過程氣體做功為=8.31×298×1.0986=2.72×10J
【點評】做此題時最主要的是要熟記氣體做功公式,由PV=(m/M)RT解出壓強P,代入求積分即可。
 
3.用白光作光源觀察楊氏雙縫干涉,設縫的間隙為d,縫面與屏幕的距離是D,則所能觀察到的清晰可見光譜的級次是(白光波長在400~760nm的范圍)(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解析】白光波長在400~760nm的范圍,明紋條件是δ=xd/D=±kλ(k=0,1,2,3,4.…-)但k=0時,各種波長的光程差均為零,所以各種波長的零級條紋在屏上x=0處重疊,形成中央白色明紋,在中央明紋兩側,各種波長的同一級次明紋,由于波長不同而值不同,因此彼此分開,從中央向外,由紫到紅,并產生不同級次條紋的重疊,在重疊的區域內,靠近中央明紋的兩側,觀察到的是混合光形成的彩色條紋,而遠處則是各色光重疊的結果形成一片白光,看不到條紋,最先發生重疊的是某一級的紅光和高一級次的紫光因此,能觀察到的從紫光到紅光的清晰可見光譜的級次由下式求得:k·λ=(k+1)λ;因此k=λ=400/760-400=1.1;是取整數1,則計算結果表明,清晰可見光譜只有一級。
【點評】本題主要考察雙縫干涉的光程差公式δ=xd=±kλ的理解能力與運用能力,此題還可以問所看到的光譜在那一級開始重疊。此時答案則選C,所以應看清題中所問。除了用白光作光源外,還可以選用兩種不同波長的可見光作光源,仍根據公式kλ=(k+1)λ),即k=λ來算,此值一般為小數,取值時應舍去整數后的小數。
 
4.如圖所示,折射率為n、厚度為e的透明介質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質的折射率分別為n和n,已知n<n<n。若用波長為λ的單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該薄膜上,則從薄膜上、下兩表面反射的光束(1)和(2)的光程差是(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解析】由從薄膜上、下兩表面反射的光束(1)和(2)的光程差是δ=2ne

【點評】薄膜干涉光程差的公式為:
上式中i為單色平行光入射到薄膜的入射角,e為介質薄膜厚度。n、n、n分別為薄膜的上方、薄膜、薄膜下方介質的折射率,δ′為半波損失項,或叫附加光程差。
當單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薄膜上,入射角i=0,則從薄膜上、下兩表面反射的光束(1)和(2)的光程差是:δ=2en+δ′
半波損失項δ′的判定是正確做題的關鍵。式中附加光程差δ′的討論是非常有意義的,在實際計算中也是非常重要的。δ′是這樣確定的:(1)光只發生了一次反射,是在上表面即由介質(n)入射到薄膜表面的反射,有半波損失;(2)光也有一次反射,是在下表面即由薄膜入射到介質(n)表面的反射,沒有半波損失;故總共只有一個半波損失,即δ′=λ/2(或寫為δ′=-λ/2,兩種寫法不影響明暗條紋的位置)。若都有半波損失或都沒有半波損失,則δ′=0。
更一般地講,薄膜干涉可能涉及三種不同的介質n、n,從介質的折射率大小的排列來看,有兩種可能的方式。一種是按n>n<n或n<n>n的順序排列,即薄膜的折射率大于或小于它兩面介質的折射率。此時對反射光干涉δ′=λ/2,另一種是n>>n或n<n<n的排列順序,即薄膜折射率的大小,在它兩面的介質折射率的大小之間。例如水面上的油膜,鏡頭上的保護膜都屬于這種情況。這時對反射光干涉附加光程差為δ′=0。
 
5.一弦上駐波的表式為y=0.02cos16×cos750t,則組成此駐波的各分行波的波速為(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解析】將弦上駐波表式y=0.02cos16xcos750t與駐波的一般表示式:y=2Acos(2π/λ)xcos(2π/t);比較可得:2A=0.02m,A=0.01m;;波速為:
【點評】題中已給出駐波表式y=0.02cos16xcos750t,通過與其一般式的比較y=2Acos(2π/λ)xcos(2π/t)就很顯然地得出A=0.01m,λ=(π/8)m,T=()π/375。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