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強物資采供管理,確保暢通
材料成本占整個項目成本60%~70%,且涉及的范圍廣,內容復雜,在保證質量、工期的前提下,如何盡量降低材料成本,對能否實現目標成本至關重要。切實搞好材料物資的采供管理是實現項目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徑。
(一)物資采購管理物資采購應根據施工技術部門提供的項目用料計劃實行限額采購,大宗材料如鋼材、水泥、木料、線上料等除由業主或甲方強制供應外,應實行招標采購,特殊情況應至少選擇三家以上的供應商進行質價對比采購,應嚴格控制單價、核實數量、確保質量。物資部門要隨時掌握物資市場價格信息變動趨勢。物資采購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價格應嚴格控制在公司核定的參考價格指標之內。
(二)物資使用管理物資部門應根據月份施工計劃確定材料需要/一級建造師/量,提前做好安排,防止材料供應和使用脫節。項目部本身領用材料時,領料人要辦理請領手續,發料人要及時辦理發料手續,并隨時登記《大宗分類材料消耗登記表》,掌握用料數量變化;分包隊伍調撥材料時,一要根據施工進度和項目需要實行限額調撥,二要確保調撥價格不低于公司核定價格或實際采購價格,三要及時完善調撥手續,四要登記《分包隊伍大宗料調撥登記表》,五要對調撥料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六要及時(按月)向財務部門辦理材料調撥轉帳扣款手續。
(三)物資核算和清查物資部門應按月根據收、發(領)、調撥單核算材料收支情況,編制《材料物資動態表》、《材料物資消耗情況表》,核算材料物資的采購盈虧和供應盈虧以及料差、價差,出據分析材料,總結管理經驗和不足,制訂改進措施。同時,要對材料物資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盤點,防止材料物資的毀損和流失,確保材料物資的安全和完整。年終或項目結束時進行全面清查。
六、加強機械設備的管理,提高設備利用率
施工機械配備受現場條件、工期、質量、施工方案、工程特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定額中機械費是綜合考慮的,不會因上述條件的變化而相應調整,因此需要對機械的性能、配備情況綜合管理,在滿足工期、質量的前提下,力求合理配備。在施工過程中注意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施工設備包括外來和自有設備兩種。對自有施工設備,一要專人進行日常維修和保養,確保設備的完整和良好;二要對操作人員或機械手進行任務定額承包,提高設備利用率。對租用外來設備,一要根據設備租賃市場價格信息選擇價格適宜,成新率高的設備;二要簽訂嚴格的租賃合同;三要根據工程項目機械臺班預算數量和工期進度安排確定租賃總價或設備進退時間。對外出租設備,一要確保租賃價格不低于市價;二要確保租賃價款收回的可靠;三要收取適當的押金;四要簽訂嚴格的出租合同。
提高設備的使用率,最關鍵的還要調動人的積極性,優化施工組織設計,促進存貨(材料物資等)周轉速度,從而推動機械設備的周轉率。
七、加強質量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質量成本是指在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過程中發生的質量內部成本(停工、窩工、返工損失),質量外部成本(維修,索賠等費用),質量預防費用和質量檢驗費用。質量成本的增減直接影響項目總成本,因此,質量成本應控制在最低水平。如何尋求質量成本和工程/一級建造師/成本的最佳結合,難度較大,過度追求工程質量,導致質量預防費用和質量檢驗費用的增加,質量標準過低又影響企業聲譽和形象,同時使質量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升高。為此,質量成本的投入愈加重要,必須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建成質量進度控制系統,對影響質量和進度的因素進行分析和預測,為企業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減少機會成本的支出;在工程質量方面應以達到業主或設計標準為宜,使質量成本趨于合理。
八、加強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工期成本是指工期的延長或提前而發生的費用。項目部應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和所在地施工環境等自然條件,合理編制和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制定科學合理的工期目標。過度地壓縮工期必然會因此而增加工期投入,使工期成本增加,同樣,工期的拖延亦會增加工期費/一級建造師/用。所以,工期的安排應以滿足業主要求為宜。
九、加強合同管理,杜絕合同損失
合同包括勞務合同、分包合同、租賃合同等。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要簽訂各種各樣的合同,涉及面廣,合同簽約方的身份也很復雜,稍有不慎,就會使自己陷于被動甚至增加額外的成本,因此,必須加強合同的管理。合同管理主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印章管理,落實專人保管,使用登記;二是合同歸口管理,要建立合同審核會簽制,重要的合同必須報經公司主管部門和領導審閱,所有合同均應建立臺賬,統一保管;三是盡可能使用統一格式合同,如設備租賃合同、材料供應合同、臨時用工合同,以確保合同條款的嚴密性和合法性,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
總之,項目成本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實行全員、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