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金
現金是指企業的庫存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
會計上所說的現金通常指企業的庫存現金。而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不僅包括“現金”帳戶核算的庫存現金,還包括企業“銀行存款”帳戶核算的存入金融企業、隨時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其他貨幣資金”帳戶核算的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貨幣資金等其他貨幣資金。應注意的是,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中有些不能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隨時支取的定期存款等,不應作為現金,而應列作投資;提前通知金融企業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則應包括在現金范圍內。
2.現金等價物
現金等價物是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現金等價物雖然不是現金,但其支付能力與現金的差別不,可視為現金。如企業為保證支付能力,手持必要的現金,為了不使現金閑置,可以購買短期債券,在需要現金時,隨時可以變現。
一項投資被確認為現金等價物必須同時具備四個條件: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其中,期限較短,一般是指從購買日起,三個月內到期。例如可在證券市場上流通的三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債券投資等。
3.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是某一段時期內企業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量。如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出售固定資產、向銀行借款等取得現金,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入;購買原材料、接受勞務、購建固定資產、對外投資、償還債務等而支付現金等,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出。現金流量信息能夠表明企業經營狀況是否良好,資金是否緊缺,企業償付能力小,從而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應該注意的是,企業現金形式的轉換不會產生現金的流入和流出,如企業從銀行提取現金,是企業現金存放形式的轉換,并未流出企業,不構成現金流量;同樣,現金與現金等價物之間的轉換也不屬于現金流量,比如,企業用現金購買將于3個月內到期的國庫券。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1.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2.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互換應計基礎調整現金基礎銷售收入+期初應收帳項-期末應收帳項=銷售現金收入銷售成本+期末存貨-期初存貨+期初應付帳項–期末應付帳項=購貨現金付出營業費用+期末待攤、預付費用-期初待攤、預付費用+期初應付、預提費用-期末應付、預提費用=營業
費用付現額基本要求
1.企業應在年末編制年報時編報現金流量表。企業編報現金流量表以后,不再編報財務狀況變動表。
2.現金流量表應標明企業名稱、會計期間、貨幣單位和報表編號。
3.現金流量表應由制表人、會計主管和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
4.企業應當根據編制現金流量表的需要,做好有關現金帳簿的設置等會計基礎工作,有條件的企業還應設置編表所需要的有關輔助帳簿。
5.企業應當就現金等價物的確認標準,作出明確規定,并加以披露。現金等價物的確認標準如有變更,應對其加以說明,并應披露確認標準變更對現金流量的影響程度。
關于現金流量表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