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六、盾構法施工方法
盾構通常由盾構殼體、推進系統、拼裝系統、出土系統等四大部分組成。
盾構法隧道的襯砌結構由兩層構成,第一層是推進時在盾尾內進行拼裝的一次襯砌,第二層是在其內側澆筑的二次襯砌。一次襯砌在施工中起到支撐和承受盾構推力的作用,成環后成為永久性的結構。一次襯砌一般采用的是施工迅速、安裝容易的管片結構。
二次襯砌通常是用來加強管片防水、防銹的能力。并且起到內部裝修的作用,還用來提高結構的剛度并以此作為防振措施。
七、新奧法施工方法
施工順序:在坑道開挖后,在巖體松散破壞之前,及時修筑一層柔性薄壁襯砌(第一次襯砌),通過施工中的量測監視,確定圍巖變形穩定之后,修筑防水層及第二次襯砌。
基本原則:少擾動、早噴錨、勤量測、緊封閉。
(一)全斷面開挖法
1.全斷面開挖有較大的工作空間,適用于大型配套機械化施工,施工速度快,便于施工組織和管理。但開挖面大,圍巖相對穩定性降低,且每循環工作量相對較大,因此要求且有較強的開挖、出渣能力和相應的支護能力。
2.采用全斷面開挖,則有較大的斷面進尺比(即開挖斷面面積與掘進進尺之比),可獲得較好的爆破效果,且爆破對圍巖的震動次數較少,有利于圍巖的穩定。但每次爆破震動強度卻較大,因此要求進行嚴格的控制爆破設計,尤其是對于穩定性較差的圍巖。
(二)臺階開挖法
1.臺階開挖法可以有足夠的工作空間和適當的施工速度。但上下部作業有干擾。
2.臺階開挖雖增加對圍巖的擾動次數,但臺階有利于開挖面的穩定。尤其是上部開挖支護后,下部作業就較為安全,但應注意下部作業時對上部穩定性的影響。
(三)分部開挖法
常用的有上下導坑超前開挖法,上導坑超前開挖法,單(雙)側壁導坑超前開挖法等。
1.分部開挖因減少了每個坑道的跨度(寬度),能顯著增強坑道圍巖的相對穩定性,且易于進行局部支護,因此它主要適用于圍巖軟弱破碎嚴重的隧道或設計斷面較大的隧道。分部開挖由于作業面較多,各工序相互干擾較大,且增加了對圍巖的擾動次數,若采用鉆爆掘進,則更不利于圍巖的穩定,施工組織和管理的難度也較大。
2.導坑超前開挖,有利于提前探明地質情況,并予以及時處理。
責任編輯: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