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無機結合料基層裂縫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級配中細料偏多,或石粉中型性指數偏大。
2.碾壓時含水量偏大。
3.成型溫度較高,強度形成較快。
4.碎石中含泥量較高。
5.路基沉降尚未穩定或路基發生不均勻沉降。
6.養護不及時、缺水或養護時灑水量過大。
7.拌合不均勻。
二、預防措施
(一)石灰穩定土基層裂縫的主要防治方法
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質,采用塑性指數較低的土或適量摻加粉煤灰。
2.摻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適量摻加砂、碎石、碎磚、煤渣及礦渣等。
3.保證拌合遍數。控制壓實含水量,需要根據土的性質采用最佳含水量,避免含水量過高或過低。
4.鋪筑碎石過渡層,在石灰土基層與路面問鋪筑一層碎石過渡層,可有效的避免裂縫。
5.分層鋪筑時,在石灰土強度形成期,任其產生收縮裂縫后,再鋪筑上一層,可有效減少新鋪筑層的裂縫。
6.設置伸縮縫,在石灰土層中,每隔5~10m設一道縮縫。
(二)水泥穩定土基層裂縫的主要防治方法
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質,采用塑性指數較低的土或適量摻加粉煤灰或摻砂。
2.控制壓實含水量,需要根據土的性質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好。
3.在能保證水泥穩定土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4.一次成型,盡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強對水泥穩定土的養生,避免水分揮發過大。養生結束后應及時鋪筑下封層。
5.設計合理的水泥穩定土配合比,加強拌合,避免出現粗細料離析和拌合不均勻現象。
三、治理措施
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種水泥壓力注入法修補水泥穩定粒料的裂縫。
2.加鋪高抗拉強度的聚合物網。
3.破損嚴重的基層,應將原破損基層整幅開挖維修,不應橫向局部或一個單向車道開挖,以避免板邊受力產生的不利后果,最小維修長度一般為6m.維修半剛性基層所用材料也應是同類半剛性材料。
4.一般情況下,石灰土被用于底基層時,根據其干縮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