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習題集建筑工程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建筑工程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一、單項選擇題
1.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厚度不大而面積或長度較大時,應采用(   )方案。
A.分段分層
B.斜面分層
C.全面分層
D.截面分層

 

正確答案:A
 
2.在澆筑地下連續墻混凝土過程中,導管下口總是埋在混凝土中至少(   )以上。
A.500mm
B.1000mm
C.1500mm
D.2000mm

 

正確答案:C
 
3.采用捶擊沉樁法打預制樁時,若為摩擦樁,樁入土深度的控制方法為(   )。
A.只控制其貫入度
B.只控制其標高
C.以控制標高為主,貫入度作為參考
D.以控制貫入度為主,標高作為參考

 

正確答案:C
 
4.混凝土基礎采用雙層鋼筋網時,上層鋼筋網的彎鉤應(   )。
A.朝上
B.朝下
C.朝向一側
D.隨意放置

 

正確答案:B
 
5.打樁施工時,應先沉設(   )的樁。
A.入土深度深和截面小
B.入土深度深和截面大
C.入土深度淺和截面小
D.入土深度淺和截面大

 

正確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
6.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時的沉樁順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基坑不大時,打樁應逐排打設或從中間開始向四周或兩邊進行
B.對于密集樁群,從中間開始分頭向四周或兩邊對稱施打
C.當一側毗鄰建筑物時,有毗鄰建筑物向另一邊施打
D.對基礎標高不一的樁。宜先淺后深
E.對不同規格的樁,宜先小后大、先長后短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答案A、B、C:施工時應采取合理的沉樁順序,若先打入淺樁、短樁、小樁,則后打入深樁、長樁、大樁時產生的"擠土"效應,會造成淺樁、短樁、小樁發生上冒或側移。
 
7.采用錘擊沉樁方法打預制樁,正式沉樁時宜采用(   )。
A.短距輕打
B.重錘低擊
C.低提重打
D.長距重打
E.長距輕打

 

正確答案:BC
 
8.換填地基法中,下列各項中可用于換填的材料有(   )。
A.粉煤灰
B.生石灰
C.水泥
D.礦渣
E.素土

 

正確答案:ADE
 
9.下列有關基礎工程施工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基坑開挖時,應保證地下水至基坑底以下500mm處
B.對于密集沉樁樁群,應從四周開始往中間施工
C.基坑驗槽后,應立即進行基礎施工
D.驗槽時,對于基底以下的土層不可見部位,要先輔以釬探配合共同完成
E.當基礎下的持力層較軟弱,常采用換土墊層法來處理

 

正確答案:ACDE
 
10.關于筏形基礎底板與梁的施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可同時施工
B.不可同時施工
C.可采用先在墊層上綁扎底板梁的鋼筋,然后澆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達到25%設汁強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繼續澆筑梁的混凝土
D.可分開施工,但必須留置后澆帶
E.可采用先在墊層上綁扎底板梁的鋼筋,然后澆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達到50%設計強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繼續澆筑梁的混凝土

 

正確答案:AC
 
三、案例分析題
11.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積145200m,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3層.地上60層,基礎埋深18.6m,主樓底板厚3.0m,底板面積6036m,底板混凝土設計為C35P12,底板施工時施工單位制定了底板施工方案,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地泵的施工方法。并選定了某混凝土攪拌站提供預拌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澆筑時當地最高大氣溫度為35℃,混凝土最高入模溫度為40℃;混凝土澆筑完成12h后采用覆蓋一層塑料膜、一層保溫草簾進行保濕保溫養護7d,養護期間測得溫度計錄顯示;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75℃,這時表面最高溫度為45℃;監理工程師檢查中發現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縫,經鉆芯取樣檢查,諏樣樣品有貫通裂縫。
問題:
1.在上述的描述中,有哪些施工過程不符合規范的要求,使得基礎底板產生裂縫?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么?
2.底板混凝土澆筑前應與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做哪些準備工作?
3.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澆筑是采用什么方法?采取這種方法時應注意些什么?
4.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正確答案:
1.以下這些做法是錯誤的:混凝土入模溫度過高;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與表面最高溫度的溫差超過了25℃;混凝土澆筑完成12h后,采用覆蓋一層塑料膜、一層保溫草簾進行保濕保溫養護7d;混凝土澆筑完后,沒有進行二次抹面。
正確的做法是:
①《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第13.7.11條規定: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的差值、混凝土外表面與環境溫度差值均不應超過25℃;②同時,要盡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③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在12h以內覆蓋保濕保溫;④防水混凝土養護期至少14天;⑤大體積混凝土必須進行二次抹面工作,以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2.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常采用斜面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方法,澆筑時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搗時從澆筑層下端開始逐漸上移。分層澆筑時,應保證上下層混凝土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完畢。并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插入下層5cm,使上下層混凝土之間更好地結合。
3.底板混凝土澆筑前,應與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做好混凝土澆筑的責任分工,配合攪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工作,同時確定混凝土的罐車數量以及運輸交通路線等。
4.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的常用措施是:
(1)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和微嘭脹劑,減小大體積混凝土體積收縮的影響,以降低混凝土開裂的可能性。
(2)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灰比,摻加適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當設計無要求時,控制在25℃以內);如降低拌合水溫度(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曬等。
(4)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濕材料,并進行養護。
(5)適當設置后澆帶,以減小外應力和溫度應力,也有利于散熱,降低混凝土的內乏溫度。
(6)大體積混凝土必須進行二次抹面工作,以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7)可預埋冷卻水管,通過循環水將混凝土內部熱量帶出,進行人工導熱。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