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會計核算過程中對每一個企業所擁有的資產按其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擔的債務也將在同樣的過程中被償還,這是基于( )假設。
A.會計主體
B.持續經營
C.會計分期
D.貨幣計量
22.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的( )。
A.償債能力
B.資產管理效率
C.盈利能力
D.發展能力
23.某施工設備原值150000元,折舊期10年,月平均臺班數為200小時。凈殘值率為4%,若某月實際工作臺班時數為225小時,采用工作量法計算該月折舊為( )元。
A.1350
B.1406
C.1300
D.1500
24.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組成項的是( )。
A.貨幣資金
B.資本金
C.在建工程
D.固定資產
25.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通過支付一筆出讓金后獲得的土地使用權,屬于該公司的( )。
A.無形資產
B.固定資產
C.長期投資
D.其他資產
26.某施工企業溢價發行股票,所取得的股票發行收入超過股票面值1000萬元,該項收入屬于企業的( )。
A.資本公積
B.實收資產
C.盈余公積
D.未分配利潤
27.某建筑施工企業與業主單位簽訂了一份建造(施工)合同,合同約定在按單位工程歸集施工費用的基礎上,結算單位工程到合同約定的結算部位或階段時已完成的工程階段或部位的工程成本,實際上合同采用的是( )。
A.工程成本竣工結算法
B.工程成本月份結算法
C.工程成本分段結算法
D.按雙方約定的其他結算方式
28.成本是一種耗費,但與費用有區別,這種區別表現在( )。
A.成本是會增加所有者權益,而費用則會減少所有者權益
B.費用的范圍比支出和成本大
C.費用表現為資產的減少,而成本表現為資產的增加
D.費用是對一定期間而言的,而成本是對一定的核算對象而言的
29.企業應根據實際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按照《企業會計準則(2006)》和其他各項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確認和計量,在( )的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
A.權責發生制
B.持續經營
D.貨幣計量
D.收付實現制
30.某施工企業在聯系業務的過程中發生了l0000元的應酬費,即業務招待費,該項費用應當計入( )。
A.財務費用
B.營業費用
C.管理費用
D.工程成本31.某施工企業于2009年11月1日簽訂了一項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為14個月,合同總造價5000萬元,2009年底已確認合同收入300萬元,2010年12月31日工程完成程度為80%,2010年累計收到工程款3300萬元。則2010年應確認合同收入( )萬元。
A.4700
B.4000
C.3700
D.3300
32.某施工企業2010年營業利潤為400萬元,營業外收入為50萬元,投資收益150萬元,捐贈支出為10萬元,所得稅率25%,則該年度企業的凈利潤為( )萬元。
A.280
B.330
C.442.5
D.590
33.某施工企業預計應支付給工人工資共計350萬元,年末應付工資賬面價值為290萬元,則產生的( ),按所得稅率25%計算,產生的( )。
A.應納稅暫時性差異6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15萬元
B.可抵扣暫時性差異6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15萬元
C.負債的計稅基礎35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15萬元
D.資產的計稅基礎35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15萬元
34.下列不屬于財務報表某項目重要性的影響因素的是( )。
A.項目的性質
B.金額的大小
C.企業的自身競爭能力
D.企業所處的環境
35.下列不可以作為現金流量表編制基礎的是( )。
A.3個月到期的國債
B.股票
C.庫存現金
D.可轉為活期的定期存款
36.允許持有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規定的價格轉換為發行公司或其他公司普通股股票的有價證券稱為( )。
A.認股權證
B.優先股股票
C.可轉換債券
D.國債券
37.某公司從銀行取得一筆長期借款3000萬元,手續費率0.1%,年利率為5%,期限為2年,每年結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企業所得稅率為25%,則這筆借款的資金成本率為( )。
A.3.75%
B.3.79%
C.5%
D.7.58%
38.施工企業需要采購某種材料單價為200元/噸,一次訂貨成本為400元,其中固定成本80元,每噸材料的年平均儲備成本為1元。已知該材料的經濟采購批量為800噸,則企業該種材料的年度采購總量為( )噸。
A.2000
B.1600
C.1000
D.800
39.已知國產標準設備出廠價100萬元,備件費3萬元,運雜費5%,則該設備購置費( )萬元。
A.103
B.105
C.108.15
D.113.84
40.某進口設備FOB價為人民幣1200萬元,國際運費72萬元,國際運輸保險費用4.47萬元,關稅217萬元,銀行財務費6萬元,外貿手續費l1915萬元,增值稅253.89萬元,消費稅率為5%,則該進口設備的抵岸價為( )萬元。
A.1851.11
B.1847.18
C.1852.44
D.18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