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是由固體顆粒、水和氣體三部分組成的,通常稱為土的三相組成。隨著三相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例不同,土的性質也將不同。
同相部分即為土粒,由礦物顆粒或有機質組成,構成土的骨架。骨架之間有許多孔隙,而孔隙可以被液體或氣體或二者共同填充 。
1)土的固相
土的礦物成分土中的礦物成分可以分為原生礦物和次生礦物兩類。
原生礦物是指巖漿在冷凝過程中形成的礦物,如石英、長石、云母等。
次生礦物是由原生礦物經過風化作用后形成的新礦物,如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次生二氧化硅、粘 土礦物以及碳酸鹽等。
土的粒度成分(顆粒級配)
天然土是由小不同的顆粒組成的,土粒的小稱為粒度。工程上常用不同粒徑顆粒的相對含量來描述土的顆粒組成情況,這種指標稱為粒度成分。
2)土的液相
土的液相是指存在于土孔隙中的水。按照水與土相互作用程度的強弱,可將土中水分為結合水和自由水兩類。
結合水是指處于土顆粒表面水膜中的水,它因受到表面引力的控制而不服從靜水力學規律,其冰點低于零度。結合水又可分為強結合水和弱結合水。強結合水在最靠近土顆粒表面處,水分子和水化離子排列得非常緊密,以致其密度于 1 g/cm 3 ,并有過冷現象,即溫度降到零度以下不發生凍結的現象.在距離土粒表面較遠地方的結合水稱為弱結合水,由于引力降低,弱結合水的水分子的排列不如強結合水緊密,弱結合水可能從較厚水膜或濃度較低處緩慢地遷移到較薄的水膜或濃度較高處,亦即可從一個土粒遷移到另一個土粒,這種運動與重力無關,這層不能傳遞靜水壓力的水定義為弱結合水。自由水包括毛細水和自由水。毛細水不僅受到重力的作用,還受到表面張力的支配,能沿著土的細孔隙從潛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這種毛細上升對于公路路基土的干濕狀態及建筑物的防潮有重要影響。重力水在重力或壓力差作用下能在土中滲流,對于土顆粒和結構物都有浮力作用,在土力學計算中應當考慮這種滲流及浮力的作用力。
3)土的氣相
土的氣相是指充填在土的孔隙中的氣體,包括與氣連通的和不連通的兩類。 與氣連通的氣體對土的工程性質沒有多的影響,它的成分與空氣相似,當土受到外力作用時,這種氣體很快從孔隙中擠出;但是密閉的氣體對土的工程性質有很的影響,密閉氣體的成分可能是空氣、水汽或天然氣。在壓力作用下這種氣體可被壓縮或溶解于水中,而當壓力減小時,氣泡會恢復原狀 或重新游離出來。含氣體的土稱為非飽和土,非飽和土的工程性質研究已成為土力學的一個新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