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普通化學(單項選擇題2)
一、單項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錯選、多選均不得分。
1.往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哪種物質時,可使醋酸電離度和溶質的pH值都增大?
A.NaAc晶體
B.NaOH晶體
C.HCI(g)
D.NaCl晶體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醋酸溶液中存在下列電離平衡
HAcH+Ac
若加入NaAc或HCl,均會由于同離子效應使醋酸的電離度下降;當加入NaAc時,降低了H濃度而使pH值升高;當加HCl時,增加了H濃度而使pH下降。
若加入NaCl,由于鹽效應使醋酸電離平衡向右移動,使醋酸電離度增加,H濃度升高、pH值下降。
若加入NaOH,由于OH與H結合成HO,降低了H濃度,使pH值升高;同時使醋酸電離平衡向右移動而增加了醋酸的電離度。
2.反應溫度改變時,對反應的速率、速率常數、平衡常數等均有影響。下列敘述中哪一個是錯誤的?
A.反應溫度升高,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加
B.對吸熱反應,溫度升高使平衡向右移動
C.對放熱反應,溫度升高使平衡常數增加
D.溫度升高使速率常數增加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根據阿侖尼烏斯公式,當溫度升高時,速率常數變大;再由質量作用定律可得出反應速率增加,所以A和D都正確。
對吸熱反應,溫度升高時平衡常數K增加,使K>Q,平衡向右移動。所以B也正確。
對放熱反應,溫度升高時平衡常數減小,所以C不正確,答案為C。
3.某元素最高氧化數為+6,最外層電子數為1,原子半徑是同族元素中最小的。下列敘述中哪一個不正確?
A.外層電子排布為3d4s
B.該元素為第四周期、VIB族元素鉻
C.+3價離子的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d4s
D.該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合物為強酸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涉及核外電子排布與周期表的問題,根據題意,最高氧化數為+6的元素有VIA族和VIB族元素;而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的條件就排除了VIA族元素;最后一個條件是原子半徑為同族中最小,可確定該元素是VIB族中的鉻。Cr的電子排布式為1s2s2p3s3p3d4s,所以得出以下結論。
A正確。外層電子排布為3d4s。
B正確。因為周期數等于電子層數,等于最高主量子數,即第四周期。它的量后一個電子填充在d亞層上,所以它是副族元素,而副族元素的族數等于[(n-1)d+ns]層上的電子數,對鉻來講為5+1=6,即VIB族元素。
C錯誤。因為原子失去電子時,首先失去最外層上的電子,繼而再失去次外層上的d電子。所以+3價離子的外層電子排布為3s3p3d。
D正確。Cr的最高氧化物CrO,其水合物為HCrO或HCrO均為強酸。
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的是:
A.HO
B.NaOH
C.BaO
D.CO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提示:非金屬元素之間以共價鍵結合;強非金屬與強金屬元素之間以離子鍵結合。
5.甲醇(CHOH)和HO分子之間存在的作用力是:
A.色散力
B.色散力、誘導力、取向力、氫鍵
C.色散力、誘導力
D.色散力、誘導力、取向力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提示:非極分子之間只有色散力,極性分子與非極性分子之間有色散力和誘導力,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之間有色散力、誘導力、取向力。
氫原子與半徑小、電負性大、有孤對電子的原子(如O、F、N等)形成分子時,這種分子間或分子內才有氫鍵存在。
非極性鍵形成的分子是非極性分子,但極性鍵形成的分子如果結構對稱,也是非極性分子。且甲醇和HO分子均為極性分子,它們的分子中氫原子與氧原子直接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