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9-07 共1頁
1. 下列地質作用不是內力地質作用的是( )。
A. 地震作用 B.變質作用
C. 成巖作用 D.地殼運動
2.某礦物呈板狀,黑色,珍珠光澤,一組極完全解理,硬度2.5~3。該礦物可定名( ).
A.輝石 B. 角閃石
C. 橄欖石 D.黑云母
3.下列巖石為變質巖( )。
A. 灰巖 B. 片麻巖
C. 流紋巖 D.泥巖
4.在垂直壓力作用下,巖石沿已有破裂面剪切滑動時的最大剪應力稱為巖石的( )。
A. 抗切強度 B.抗拉強度
c.抗剪強度 D.抗剪斷強度
5.沉積巖與巖漿巖之間的接觸關系包括;侵入接觸和( ).
A. 沉積接觸 B.整合接觸
c. 平行不整合接觸 D.角度不整合接觸
6.下列有關巖層傾向敘述正確的是( )。
A. 巖層傾向與巖層走向無關
B.巖層的傾向有兩個數值,且兩數值相差180O
c. 巖層的傾向可由走向線的方位角表示
D.巖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數值
7.下列不能作為判斷斷層的標志( )。
A. 底礫巖 B. 牽引構造
C. 地層的重復和缺失 D.擦痕和階步
8.一幅完整的地質圖包括地質平面圖、地質剖面圖和( )。
A. 測點分布圖 B.地質柱狀圖
C. 踏勘路線圖 D.鉆孔分布圖
9.殘積土是由( )地質作用形成的。
A. 風化作用 B. 雨、雪水的地質作用
C. 洪流的地質作用 D. 河流的地質作用
lo.坡積土是由( )地質作用形成的。
A. 風化作用 B.雨、雪水的地質作用
C. 洪流的地質作用 D.河流的地質作用
11.化學沉積物常形成于下( )。
A. 次探晦帶 B. 深海帶
C. 淺海帶 D. 海岸帶
12.地下水按賦存條件的分類,不包括( ).
A. 孔隙水 B.潛水
c. 裂隙水 D. 巖溶水
13。下列不是判別活斷層的確鑿證據是( )。
A. 錯斷全新世以來的最新地層
B.地面疏松土層出現大面積有規律分布的地裂縫
C. 古老地層與全新世以后最新地層是斷層接觸
D.地層的重復或缺失
14.移動盆地的面積與( )無直接關系
A. 采空區面積 B.礦層傾角
c. 礦層厚度 D.采空區頂部巖土體特征
15下列關于震級和烈度敘述正確的是( )。
A.震級是地震所釋放出來能量大小的反映
B.震級是由地面建筑物的破壞程度決定的
C. 烈度是由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決定的
D. 每次地震的烈度只有一個
16.變質巖的片理面屬于( )。
A.節理面 B. 原生結構面
C. 次生結構面 D.構造結構面
17.在地下洞室的圍巖分類中,RQD表示( )。
A. 巖石質量 B. 巖石質量指標
C. 巖體質量 D.巖體質量指標
18.下列關于凍土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凍土包括多年凍土和季節性凍土 B.凍土不具有流變性
C. 凍土為四相體 D. 具有融陷性
19.下列關于紅粘土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紅粘土是由碳酸鹽類巖石經一系列地質作用形成的
B.自地表以下,紅粘土逐漸由堅硬過渡到軟塑狀態
C. 紅粘土中的裂隙發育
D.紅粘土是由變質作用形成的
20.巖土指標的標準值是指( )。
A. 巖土指標測試數據的算術平均值
B.巖土指標測試數據的算術平均值乘統計修正系數
c. 巖土指標測試數據的算術平均值乘統計修正系數再乘分項系數
D.巖土指標測試數據的算術平均值乘變異系數
二、判斷下列各說法正誤(每題2分,共20分)
1.鹽漬土不具有膨脹性。( )
2.滲流將土體中的所有顆粒同時浮動、流動或整體移動的現象稱為潛蝕。( )
3.計算圍巖壓力的普氏理論的基本假設是將巖體視為松散介質。( )
4.地震波包括體波和面波,面波的傳播速度大于體波的傳播速度。( )
5.按結構面的成因,結構面分為原生結構面、構造結構面和次生結構面三大類。( )
6.褶皺的樞紐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 )
7.巖石允許水通過的能力稱為巖石的透水性。( )
8.層理構造是沉積巖特有的構造類型。( )
9.淤泥土可以由湖泊或沼澤地質作用形成。( )
10.片狀構造是沉積巖所特有的構造類型。( )
三、簡單回答下列問題(每題5分,共40分)
1.工程地質學的研究方法
2.沉積巖的構造類型
3.地質圖的閱讀步驟
4.淺誨帶沉積物的特征
5.地下水按貯存條件分類
6.斜坡變形和破壞的形式
7.膨脹土及其工程地質特征
8.靜力觸探及其優缺點
答案:
1.工程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地質(自然歷史)分析法、力學分析法、工程類比法與實驗法(對每一方法應作進一步的解釋).
2.沉積巖的構造,是指沉積巖各個組成部分的空間分布和排列方式。主要包括:層理構造、層面構造、結核和生物成因構造(對每一類型應作進一步的解釋)。
3.先看圖和比例尺,以了解地質圖所表示的內容,圖幅的位置,地點范圍及其精度;閱讀圖例,了解圖中有哪些地質時代的巖層及其新老關系;分析地形地貌,了解本區的地形起伏,相對高差,山川形勢,地貌特征等;分析地層分布、產狀及其和地形關系,分析不同地質時代的分布規律,巖性特征及新老接觸關系,了解區域地層的基本特點;分析本地區地質構造形態。最后綜合分析各種地質現象之間的關系及規律性。
4.主要是較細小的碎屑沉積(如砂、帖土、淤泥等)以及生物化學沉積物(硅質沉積物、鈣質沉積物)。淺海帶砂土的特征是:顆粒細小而且非常均勻,磨圓度好,層理正常,較海岸帶砂土為疏松,易于發生流砂現象。淺悔砂土分布范圍大,厚度從幾米到幾 十米 不等。淺海帶粘土、淤泥的特征是:粘度成分均勻,具有徽層理,可呈各種稠度狀態,承載力也有很大變化。一般近代的粘土質沉積物密度小,含水量高,壓縮性大,強度低。
5.地下水按含水層的空隙性質可分為孔隙水、裂隙水和巖溶水三類(對每一類型應作進一步的解釋)。
6.斜坡變形的形式有松動和蠕動,斜坡破壞的形式主要有崩塌和滑坡。(對每一種變形和破壞的形式應作進一步的解釋)
7.膨脹土是一種特殊的粘性土,常呈非飽和狀態且結構不穩定。粘粒礦物成分主要由親水性礦物組成。其最顯著的特征是吸水膨脹和失水收縮。膨脹土一般分布在二級以上的河谷階地、山前和盆地邊緣丘陵地,埋藏較淺,地貌多呈微起伏的低丘陵坡和壟崗和地形,一般坡度平緩。然狀態下的膨脹上,多呈硬塑到堅硬狀態,強度較高,壓縮性較低,當無水浸入時,是一種良好的天然地基。但遇水或失水后,則膨縮明顯。建在未處理的膨脹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產生開裂和破壞,且不可修復,危害極大。
8.靜力觸探(CPT)是將圓錐形的金屬探頭以靜力方式按一定的速率均勻壓人土中,量測其貫入阻力借以間接判定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試驗。其優點是可在現場快速、連續、較精確地直接測得土的貫人阻力指標,了解土層原始狀態的物理力學性質.特別是對于不易取樣的飽和砂土、高靈敏的軟土層,以及土層豎向變化復雜而不能密集取樣或測試以查明土層性質變化的情況下,靜力觸探具有它獨特的優點。缺點是不能取土直接觀察鑒別,測試深度不大(常小于 50m ),對基巖和碎石類土層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