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考前沖刺(四)下午卷
一、單項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錯選、多選均不得分。
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規定非液化土中低承臺樁基的抗震驗算時,單樁的豎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載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設計時提高( )。
A.20%
B.15%
C.25%
D.50%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非液化土中低承臺樁基的抗震驗算時,單樁的豎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載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設計時提高25%
2.稱為大地震的地震震級應超過或等于( )。
A.8級
B.7級
C.6級
D.5級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震級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級,用符號M表示一般,M<2的地震,稱為微震;M:2~4的地震稱為有感地震;M>5的地震,對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壞,統稱為破壞性地震;M>7的地震稱為強烈地震或大地震;M>8的地震稱為特大地震
3.采空區頂部巖層由于變形情況不同,在垂直方向上會形成不同分帶。頂部巖層自下而上三個分帶的次序為( )。
A.冒落帶、彎曲帶、裂隙帶
B.冒落帶、裂隙帶、彎曲帶
C.裂隙帶、冒落帶、彎曲帶
D.彎曲帶、冒落帶、裂隙帶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采空區頂部巖層在垂直方向上自下而上劃分為冒落帶、裂隙帶、彎曲帶
4.下列有關土洞發育規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顆粒細、黏性大的土層容易形成土洞
B.土洞發育區必然是巖溶發育區
C.土洞發育地段,其下伏巖層中一定有巖溶水通道
D.人工急劇降低地下水位對土洞發育的影響要比自然條件下大得多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考查土洞發育的規律
5.流砂產生的原因是( )
A.GD≥y′w,GD↑
B.GD≤y′w,GD↑
C.GD≥y′w,GD↓
D.GD≤y′w,GD↓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答題要點:選項中的GD是動水壓力,對于開挖的基坑底處而言,當GD≥γ′w(土的浮重度)而且GD的方向是向上時,符合流砂產生的條件
二、多項選擇題的備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正確答案,錯選、少選、多選均不得分。
6.季節性凍土地區形成路基翻漿病害的主要原因有( )。
A.地下水位過高及毛細水上升
B.路基排水條件差,地表積水,路基土含水量過高
C.路面結構層厚度達不到按允許凍脹值確定的防凍層厚度要求
D.采用了粗粒土填筑路基
正確答案:AB 解題思路:路基翻漿主要與地下水位過高,毛細水不斷補給,路基排水條件差,地表積水,路基土含水量高等因素有關
7.建設工程驗收應具備的條件是( )。
A.完工
B.有完整的技術檔案
C.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D.有設計文件
正確答案:BC 解題思路:設計文件是工程施工的依據,完工達不到質量標準不予驗收
8.下列是動力法抗震穩定計算所需參數的是( )。
A.壩體材料非線性應力應變關系
B.壩體材料動力變形特性和動態強度
C.水平及豎向地震力代表值
D.采用等效線性或非線性時程分析法求解的地震應力和加速度反應
正確答案:ABD 解題思路:考查動力法抗震穩定計算所需參數
9.在下列各項中,( )屬于不穩定滑坡的地貌特征。
A.滑坡后壁較高,植被良好
B.滑坡體上臺坎明顯,土體比較松散
C.滑坡兩側的自然溝谷切割較深,谷底基巖出露
D.地面泉水和濕地較多,滑坡舌部泉水流量不穩定
正確答案:BCD 解題思路:滑坡后壁較高說明滑坡體重心已明顯下降;植被良好,證明滑動的時間已較長,滑坡體相對穩定而B、C、D均為不穩定滑坡的標志
10.巖溶地區地基處理應遵循的原則是( )。
A.重要建筑物宜避開巖溶強烈發育區
B.對不穩定的巖溶洞穴,可根據洞穴的大小、埋深,采用清爆換填、梁板跨越等地
C.防止地下水排水通道堵塞造成水壓力對地基的不良影響
D.對基礎下巖溶水及時填塞封堵
正確答案:ABC 解題思路: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30-2004)及《鐵路特殊路基設計規范》(TB10035-2002)中有關巖溶地區地基的處理原則,采取繞避、清爆換填、梁板跨越、疏導地下水等措施均是正確的,而對巖溶水采取填塞封堵的措施是不適當的,應設法排導、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