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檢驗
1.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施工記錄,并對每根樁進行質量評定。對于不合格的樁應根據其位置和數量等具體情況,分別采取補樁或加強鄰樁等措施。
2.攪拌樁應在成樁7d內用輕便觸探器鉆取樁身加固土樣,觀察攪拌均勻程度,同時根據輕便觸探擊數用對比法判斷樁身強度。檢驗樁的數量應不少于已完成樁數的2%。
3.在下列情況下尚應進行取樣、單樁荷載試驗或開挖檢驗:
1)經輕便觸探對樁深強度有懷疑的樁應鉆取樁身芯樣,制成試塊并測定樁身強度;
2)場地復雜或施工有問題的樁應進行單樁荷載試驗,檢驗其承載力;
3)對相鄰樁搭接要求嚴格的工程,應在樁養護到一定齡期時選取數根樁進行開挖,檢查樁頂部分外觀質量。
4.基槽開挖后,應檢驗樁位、樁數與樁頂質量,如不符合規定要求,應采取有效補救措施。
深層攪拌法適用于飽和軟黏土、淤泥質亞黏土、新吹填土、沼澤地帶炭土、沉積粉土等土層的建筑物基礎加固,深層攪拌摻水泥格柵式擋墻作為深基坑支護,隔水帷幕,以及道路,港口基礎的軟土地基加固,土的承載力可由90Kpa提高到248Kpa。
(一)施工準備
1.材料
(1) 深層攪拌法加固軟黏土,宜選用525#以上普硅水泥作為固化劑,水泥摻量根據加固強度,一般為加固土重的7%-15%,每一立方米摻加水泥量約為110-160Kg用公式表示為:摻入比(%)=水泥重/被加固的軟土重×100%。
(2) 改善水泥土性質和樁(墻)體強度,可選用木質素磺酸鈣、石膏、氯化鈉、氯化鈣、硫酸鈉等外加劑,還可摻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
(3) 深層攪拌以水泥作為固化劑,其配合比為水泥:砂=1:1-1:2,為增加水泥砂漿和易性能,利于泵送,宜加入減水劑(木質素磺酸鈣),摻入量為水泥用量的0.2%-0.25%,并加入硫酸鈉,摻入量為水泥用量的1%,以及加入石膏,摻入量為水泥用量的2%,水灰比為0.41-0.50,水泥漿稠度為1-14CM,能起到速凝早強作用。
2.作業條件
(1) 依據地質勘察資料進行室內配合比試驗,結合設計要求,選擇最佳水泥加固摻入比,確定攪拌工藝。
(2) 依據設計圖紙,編制施工方案,做好現場平面布置,安排施工進度,布置水泥漿制備的灰漿池,有條件時將水泥漿制備系統安裝在流動掛車上,便于流動供應,采用泵送澆筑時,泵送距離小于50米為宜。
(3) 清理現場地下、地面及空中障礙物,以利施工安全。
(4) 測量放線,定出每一個樁位。
(5) 機械設備配置:深層攪拌機、起重機及導向、量測、固化劑制備等系統。
(6) 勞動組織:每臺深層攪拌機械組由12人組成。
(7) 如施工現場表土堅硬,需要注水攪拌時,現場四周設排水溝及集水井。
(二)操作工藝
1.深層攪拌法水泥土固化原理及操作工藝
(1) 利用水泥系作為固化劑通過特殊的深層攪拌機在地基深處就地將軟黏土與水泥漿強制拌和后,首先發生水泥分解,水化反應生成水化物,然后水化物膠結與顆粒發生粒子交換,因粒化作用,以及硬凝反應,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和穩定性水泥加固土,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及改變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能,達到加固軟土地基效果。
(2) 深層攪拌兩臺電動機分別通過減速器,攪拌軸使攪拌頭切削軟土,并經中心管向地基土中壓入固化劑,強制拌和成水泥土。
2.深層攪拌法施工工藝特點:根據上部結構的要求,可布置成柱狀、壁狀和塊狀三種加固形式。柱(樁)狀加固形式:每間隔一定的距離打設一根 攪拌樁。壁狀加固形式:將相鄰攪拌樁部分重疊搭接而成。塊狀加固形式:縱橫兩個方向的相鄰樁搭接而成。
3.深層攪拌樁施工工藝
(1) 定位對中
(2) 預攪下沉
(3) 制備固化劑漿液
(4) 噴漿攪拌提升
(5) 重復攪拌
(6) 移位
把巖土師站點加入收藏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