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程建設主要材料設備不能滿足要求
原材料的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有好的材料才能出好的質量。工程建設所用的原材料不是統購統配,--般由承包商自己采購,尤其是地方材料可供選擇的范圍很小。所用部分原材料不能滿足規范要求的原因較多,一是因施工進度快,料源多,檢驗設備和人員不足,材料檢驗跟不上;二是為降低成本而人為降低用材標準;三是料場管理不善,材料二次污染或標準降低;四是材料供應者弄虛作假;五是有的材料采購與使用脫節;六是有的材料如瀝青,國產瀝青的質量不過關,進口價格高,要外匯,形成不用也要用的局面。部分地方材料如石料、石灰、砂子以小加工為主,沒有工業化生產相應的生產標準、規范和程序,材料的等級、規格、級配、材質不穩定,沒有質量保障,工程上因施工環境、價格、運距、外界干預等因素又不得不用。如安新路后期,工期緊,路用石料需求量,即使小石料廠的石料質次價高,也供不應求,這是基層質量得不到較好控制的一個因素。
公路建設采用機械化施工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過去的人海戰術、手工操作方式已遠不適應當今公路建沒發展的需要。建設工程的機械化水平由機械化程度、技術裝備率、設備完好率、機械利用率及機械操作正確性來衡量。路基采用重型振動壓實機械,壓實度就有保證;灰土采用場拌,瀝青、水泥拌和設備自動計量,自動上料,就能保證混合料的質量;攤鋪設備自動找平,預壓,熨平,就可保證路面的平整度;承包商的鉆孔機、架橋機、混凝土澆注設備可保證橋梁的施工質量;預制場設備先進,對預制構件的質量是一個保證;工地試驗設備齊全,精度可靠,計量準確,試驗檢測質量就有保證。
承包商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尤其是型設備,投入滿足施工各階段需要,工程質量就有可靠保證,否則很難干出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的工程。目前我省部分施工企業的機械設備缺乏,難以勝任高等級公路的施工,在高速公路上的一些國家型企業,機械設備也仍不能滿足施工需要,如一些國產瀝青拌和設備對材料的級配、油石比控制非常不穩定,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在加快形勢下,施工力量強的企業顯得更少,合格型設備不足將是導致質量不住的重要原因。
六、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
我省公路建設的“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二級質量控制體系有待完善,三級質量控制體系的正常運轉,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一個過程。
1、全省監理隊伍的力量不足,素質偏低。我省現有的監理人員的數量和素質遠不適應交通基本建設高速度、規模、高標準的發展現狀。1996年以前全省僅有部批監理工程師95人,1996年以后有很改善,但與正常監理工作需要的人員總數相比仍然不足,且這其中一部分人在其他崗位,沒有直接從事監理工作。
一些監理單位的行為不規范,新的監理單位缺乏監理經驗和監理經歷。有的監理單位的資質不符合有關要求,有的越級承擔監理任務,有的重經濟效益,輕工作質量,嚴重影響監理工作質量,有的只派少數監理當駐地,其他靠臨時外聘;外聘造成此局面的主要因素:一是外聘人員所占比重過,一般工程項目的外聘監理占人員總數的60%以上,有的所占比例更高;這些人員的組成不穩定,只用不教難以提高素質,相互之間缺乏約束和信任,信心不堅定,高標準嚴要求的觀念難以樹立。二是監理業務培訓不夠,有的地方忽視培訓,外聘監理更得不到培訓,在工程開工時匆忙上崗,工程完工后就解散,使監理工作停留在低級水平。三是對外聘監理的資質要求不嚴,部分監理是水利、鐵路、林業部門的人員,也有其他行業的人員。四是個別外聘監理只把監理工作當作掙錢和謀私的手段,工作敷衍了事;有的與施工單位站在一個立場,在工程監理過程中計量支付、檢測數據有弄虛作假現象。
監理人員的持證上崗率較低,如鄭洛、安新、鄭許高速公路分別投入監理人員118、120、55人,其中參加過監理工程師培訓的分別為35、25、12人(其他人員經過監理工作崗前培訓),所占比例分別為29.7%、20.8%、21.8%,持有交通部監理工程師證的人數分別為11、10、2人,所占比例分別為9.3%、8.3%、3.6%。綜合反映為對工程質量、進度、投資三控制未達到預期效果。
2、監理隊伍制約機制尚不完善。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監理市場主要是宏觀管理,多是對監理單位和人員的資質進行管理,對監理單位的行為,監理工作運行情況,監理工作成效等的動態管理缺乏手段,在法規、行政、經濟等方面,對監理單位的制約機制尚不完善。
3、政府監督網絡,一些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領導和管理人員,對工程質量監督重要性的認識不足,致使質量監督工作開展有一定難度。
4、質量管理各方的質量檢測設備、手段不完善。部分設計、監理、施工、監督單位的檢測設備、檢測手段、技術力量還不能滿足質量檢測工作需要,有的與實際要求相差很,直接影響質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
七、趕工期造成工程質量失控
一個工程項目的施工工期是依據精確計算,科學安排出來的。在網絡計劃中,可以把整個計劃任務按施工的客觀規律嚴密地組織起來,各資源合理分配,時間和空間上密切銜接,協調一致,關鍵線路控制著工程的計劃進度,工程的進度受施工過程各環節、各因素的影響,進度計劃可根據工程進展情況進行調整,如果違反正常施工規律,盲目提前工期,將給質量控制帶來很困難,甚至難以控制。速度和質量是一對矛盾,追求速度,就可能忽視質量,搶工是工程質量的敵。趕工期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為提前通車造成的搶工。二是工程后期趕工,合同工期并未提前,因工程前期工程建設資金不到位,計劃進度嚴重滯后,如安新路,3年工期,前兩年完成的工作量僅為51.4%,而1997年的11個月內,要完成48.6%的工作量,造成不搶工期的搶工,無論各種因素造成的搶工均會給工程質量的控制帶來極的困難。
存在問題,研究問題,最后是解決問題,應該說我們的建設市場正日趨規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現在關鍵是如何去做,河北省交通廳路廳長說的很好:“發生質量問題,責任承擔不起,損失賠償不起,輿論經受不起,良心承受不起,事業耽誤不起。如果人人有此質量憂患意識,真正認真地去做,就能防治質量通病,質量才能再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