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彈線、套方、分格、定位→地毯剪裁→釘倒刺板掛毯條→鋪設襯墊→鋪設地毯→細部處理及清理
2)固定式鋪設操作工藝
①基層處理:鋪設地毯的基層,一般是水泥地面,也可以是木地板或其他材質的地面。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潔凈,如有油污,須用丙酮或松節油擦凈。如為水泥地面,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含水率不大于8%,表面平整偏差不大于4mm。
a:縫合地毯:將裁好的地毯虛鋪在墊層上,然后將地毯卷起,在拼接處縫合。縫合完畢,用塑料膠紙貼于縫合處,保護接縫處不被劃破或勾起,然后將地毯平鋪,用彎針在接縫處做絨毛密實的縫合。
b:拉伸與固定地毯:先將地毯的一條長邊固定在倒刺板上,毛邊掩到踢腳下,用地毯撐子拉伸地毯。拉伸時,用手壓住地毯撐,用膝撞擊地毯撐,從一邊一步一步推向另一邊。如一遍未能拉平,應重復拉伸,直至拉平為止。然后將地毯固定在另一條倒刺板上,掩好毛邊。長出的地毯,用裁割刀割掉。一個方向拉伸完畢,再進行另一個方向的拉伸,直至四個邊都固定在倒刺板上。
c:用膠粘劑粘結固定地毯:此法一般不入襯墊(多用于化纖地毯),先將地毯拼縫處襯一條10cm寬的麻布帶,用膠粘劑粘貼,然后將膠粘劑涂刷在基層上,適時粘結、固定地毯。此法分為滿粘和局部粘結兩種方法。賓館的客房和住宅的居室可采用局部粘結,公共場所宜采用滿粘。
鋪粘地毯時,先在房間一邊涂刷膠粘劑后,鋪放已預先裁割的地毯,然后用地毯撐子向兩邊撐拉,再沿墻邊刷兩條膠粘劑,將地毯壓平掩邊。
⑦細部處理及清理:要注意門口壓條的處理和門框、走道與門廳,地面與管根、暖氣罩、槽盒,走道與衛生間門坎,樓梯踏步與過道平臺,內門與外門,不同顏色地毯交接處和踢腳板等部位地毯的套割、固定和掩邊工作,必須粘結牢固,不應有顯露,后找補條等破活。地毯鋪設完畢,固定收口條后,應用吸塵器清掃干凈,并將毯面上脫落的絨毛等徹底清理干凈。
(3)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①各種地毯的材質、規格、技術指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②地毯與基層固定必須牢固,無卷邊、翻起現象。
2)基本項目:
地毯表面平整,無打皺、鼓包現象。
拼縫平整、密實,在視線范圍內不顯拼縫。
地毯與其他地面的收口或交接處應順直。
地毯的絨毛應理順,表面潔凈,無油污雜物等。
(4)成品保護
1)要注意保護好上道工序已完成的各分項分部工程成品的質量。在運輸和施工操作中,要注意保護門窗框扇,特別是鋁合金門窗框扇、墻紙踢腳板等成品不遭損壞和污染。應采取保護和固定措施。
2)地毯等材料進場后,要注意堆放、運輸和操作過程中的保管工作。應避免風吹雨淋,要防潮、防火、防人踩、物壓等。應設專人加強管理。
3)要注意倒刺板掛毯條和鋼釘等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尤其要注意及時回收和清理截斷下來的零頭、倒刺板、掛毯條和散落的鋼釘,避免發生釘子扎腳、劃傷地毯和把散落的鋼釘鋪墊在地毯墊層和面層下面,否則必須返工取出重鋪。
4)要認真貫徹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工序交接制度。凡每道工序施工完畢,就應及時清理地毯上的雜物,及時清擦被操作污染的部位。并注意關閉門窗和關閉衛生間的水龍頭,嚴防地毯被雨淋和水泡。
5)操作現場嚴禁吸煙,吸煙要到指定吸煙室。應從準備工作開始,根據工程任務的大小,設專人進行消防、保衛和成品保護監督,給他們佩戴醒目的袖章并加強巡查工作,同時要發證,嚴格控制非工作人員進入。
11、地面鑲貼大理石、花崗巖
(1)材料要求:
1)天然大理石、花崗石的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技術等級、光澤度、外觀質量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花崗石建筑板材》的規定。
2)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其標號不宜小于425號。
3)砂:中砂或粗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2)作業條件:來
1)室內抹灰(包括立門口)、地面墊層、預埋在墊層內的電管及穿通地面的管線均已完成。
2)房間內四周墻上彈好+50cm水平線。
3)施工操作前應畫出鋪設大理石地面的施工大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