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 控制溫度和收縮裂縫的技術措施
1)事前計算混凝土水化熱,為有效控制做好準備。
2)控制好砼入模溫度。
3)加強施工中的溫度控制(控制分層厚度、測溫和保溫)。
4)改善約束條件,消減溫度應力。
● 混凝土的澆筑
1)分層和振搗方式
底板混凝土澆筑量大,鋪開面大,為了在澆筑過程中沒有冷縫出現,通過時間計算,按1:5~6的坡度斜向推進,推進層厚度0.4~0.5m。
為了避免泵管的振動影響底板鋼筋的位置,泵管需架設在支設的鋼管架上,不得直接放置在鋼筋骨架上。架設泵管的腳手架鋼管要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拔出,防止底板混凝土出現紕漏。
由于泵送砼塌落度大,砼斜坡攤鋪較長,故砼振搗由坡腳和坡頂同時向坡中振搗,振搗棒必須插入下層內50~100mm,使層間不形成砼縫,結合緊密成為一體。
2)泌水處理
預先在底板四周外模上留設泄水孔,澆筑過程中砼的泌水要及時處理,免使粗骨料下沉,砼表面水泥砂采過厚致使砼強度不均和產生收縮裂縫。
● 混凝土溫度控制
根據砼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的分析,必須嚴格控制各項溫度指標在允許范圍內,才不使砼產生裂縫。
控制指標:
A、砼內外溫差不大于25℃。
B、降溫速度不大于1.5~2℃/d。
C、控制砼出罐和入模溫度(按規范要求)。
加摻合料及附加劑:摻粉煤灰,替換部份水泥,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摻減水劑,減小水灰比,防止水泥干縮。
● 混凝土養護
降低大體積砼內外溫度差和減慢降溫速度來達到降低塊體自約束應力和提高砼抗拉強度,以承受外約束應力時的抗裂能力,對砼的養護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進行養護。混凝土表面壓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蓋兩層阻燃草簾(根據需要增減)進行養護,草簾要覆蓋嚴密,防止砼暴露。養護過程設專人負責。
保溫層在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并冷卻到5℃后方可拆除。拆除時混凝土溫度與環境溫度差要小于20℃,并在中午氣溫比較高時才可安排保溫拆除。
5.4.8 泵送混凝土:
●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預拌混凝土中要摻加粉煤灰,改善預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減少預拌混凝土的塌落度損失,保證泵送效果。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中要控制砂率,砂率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但是,砂率過高會使混凝土軟臥層增厚,同時會增加混凝土表面的裂縫。因此,砂率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常規是控制在38%~40%左右。
● 混凝土配管設計
1)配管設計中考慮范圍包括:混凝土的輸送壓力,收縮短管的長度,少用彎管和軟管,以及便于裝拆維修,排除故障和清洗,特別是混凝土的輸送壓力。為保證配管的穩定,本工程地上部分采用結構內布管的形式,即配管從首層頂板進入建筑物,沿預留洞口向上伸展。到澆筑平面時,甩出彎管,接水平管,直到要澆筑部位。注意水平管和立管之比要滿足規范要求。
2)配管的固定:配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鋼筋、模板及預埋件上,且應符合下列規定:.水平管每隔1.5米左右用支架或臺墊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裝拆和清洗管道。
3)泵管要在以下部位進行固定:
泵管與拖式輸送泵接口部位附近——該處受到的沖擊力最大,采用埋入地下的混凝土墩固定。
泵管進入樓層,在門口處進行固定——采用架料鋼管夾住門口兩側并通過木楔個固定泵管。
泵管在首層由水平管變成立管處進行固定——通過架料鋼管借助上下樓板將泵管固定。
垂直管在每層樓板(洞口)進行固定——垂直泵管通過木楔將泵管在樓板預留洞處塞死。
5.4.9腳手架工程
腳手架方案經批準后方可施工,且安裝完畢后必需經過安全檢查員驗收與方案相符合后才能使用,腳手架的拆除也必需申報方案批準后才能進行。
根據工程結構特點和實際施工情況,結構施工時采用挑架,待結構施工完畢后,將挑架拆除,更改為雙排外結構施工架用于外墻幕墻施工。考慮結構外架高度已經達到45m左右,外架在20m以下的部位采用雙立桿。20m以上的部位采用單立桿。立桿下部要求墊木枋,防止腳手架不均勻沉降。
腳手架采用φ48×3.5的鋼管,立桿距外墻皮25cm,桿距通過計算確定。腳手架外側必須掛設密目安全網,其下部設置擋腳板。剪刀撐角度控制在45°~60°之間。
挑架和雙排外架拉桿均要做到拉撐結合。雙排外架在6層左右卸荷,保證外架的安全。
5.4.10幕墻工程:
● 本工程幕墻由玻璃幕墻、鋁板幕墻和石材幕墻組成。幕墻施工要經過競標,由專業幕墻施工企業進行施工。專業幕墻施工企業要配合設計院進行二次設計。
● 在建筑總說明中,設計明確規定幕墻要求做預埋鐵件,因此結構施工期間要將幕墻的預埋鐵件直接埋入到混凝土結構中。玻璃幕墻的安裝要求預埋件的空間位置十分準確,因此施工時需采取可靠的措施予以保證。
1、當埋件設在混凝土表面時,模板安裝完成后在埋件中心線處釘小鐵釘在木模上,防止混凝土澆筑完后找不到中心位置。樓板混凝土澆筑完后將埋件用小鐵錘輕輕敲擊,平穩沉入混凝土中,這樣可保證埋件下混凝土的密實度。
2、當埋件設在側立面時,支模后先將埋件的中心線或邊線劃在模板上,然后每塊埋件用1.5"鐵釘將其釘牢在模板上,從而保證其位置不會偏移。
澆完混凝土后用1kg線墜吊至下層樓用尺量校核埋件的平面位置,如有異常及時糾正。
玻璃幕墻的預埋件設專人進行,同時,幕墻施工的專業分包商需派人現場配合、指導、檢查,使所有質量問題都在過程中解決,為以后的安裝順利進行創造條件。
● 幕墻施工中成品保護
1)防電焊火花燒傷玻璃、鋁板、鋁框
外墻裝飾施工原則為由上向下進行,但是由于工期緊張,不可避免各工種立體交叉作業。因此,當下層或相鄰的鋁框、鋁板、玻璃安裝完成后,上層或相鄰的電焊作業火花要采取擋遮措施,可用鐵皮制作擋火花板設專人扶擋,防止已經做好的幕墻面層被破壞。
2)防物體打擊
樓層外圍設置細目安全網對樓層周邊進行圍擋,防止樓內雜物墜落至外腳手架上,反彈后打碎玻璃、打癟鋁板。
3)鋁框架的保護
出廠時包裹的保護膜嚴禁撕掉,損壞的補貼。當鋁框開始安裝時,在10層四周設水平封閉式平臺,用木龍骨上鋪膠合板封閉,防止上層水泥漿、垃圾及其它有害物質的墜落傷及鋁框。
● 施工要點控制
1)連接件的防腐
鋁件與埋件之間的連接件在焊接完成后須將焊藥皮敲凈,然后做冷鍍鋅處理。鍍鋅層厚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2)玻璃幕與鋁幕、石材幕間節點處理
玻璃幕墻與鋁幕、石材幕間處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幕墻的水密性、氣密性,處理不當將產生雨天漏水現象,直接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因此,必須做好耐候膠。
3)玻璃幕墻的三性試驗
玻璃幕墻的“三性”(氣密性、水密性、結構性)試驗應在施工圖及材料報批完成后委托專業部門進行,合格后方可展開大面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