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07-25 共2頁
2.11焊接準備作業(yè)
①、焊接前先檢查加工面符合下列標準:
名稱 |
容許誤差來 |
下接根部間隙(e) |
e≤5mm使e<2mm時須增加焊間尺寸 |
直接間隙(e) |
2mm |
背墊接間隙(e) |
1mm來 |
對接鋼材面誤差(e) |
<15mm 1.5mm |
根部間隙(無背墊)(e) |
手動電弧焊0<△≤4mm |
根部間隙(背墊)(e) |
Co2氣體保護焊-2mm≤△a; |
②、焊工持證上崗,并經(jīng)公司考核檢定合格;
③、了解設計圖,所標示焊接符號;
④、焊接面水分、雜質、銹污、油脂、涂料其中水分、油脂、涂料以加熱烘干去雜質、銹污以鋼刷、砂輪機去除;
2.12焊接條件
①、焊接施工按焊接工藝及制造工藝確定;
②、反面氣刨(清根)
反面氣刨使用電弧氣刨法,氣刨深度看到正面健全的熔融金屬為止,氣刨深度及寬度盡可能維護一致。
③、引弧板
原則上在對接焊的始端安裝引弧板接施工,視墊板與邊接部的形狀配合使用。
2.13焊接注意事項:采集者退散
①、焊接電流過大,使熔融金屬產生氧化,飛濺量增多,而產生氣孔或熔透不全;
②、焊接時電弧宜縮短,減少鉻氧化損失;
③、焊接時,盡量彩平焊、橫焊、若須立焊、仰焊時要用細焊條并降低電流;
④、對焊鋼板頭尾二端須加引熄弧板,以防引弧及收尾產生缺陷;
⑤、厚板施工雙面焊接,須將背面焊道上缺陷全部刨除、打磨方可再焊。
2.14焊接變形防止
①、熱量應均勻分布,焊前需作預熱;
②、注意焊接順序或以夾模固定;
③、保持適當開口角度大小或形狀;
④、對焊時彩反向變形,固定夾模,分段后退法控制變形;
⑤、角焊時彩反向變形,固定夾模,交錯焊接法控制變形。
2.15焊接缺陷與防止對策
項次 |
缺陷種類 |
發(fā)生原因 |
防止方法采集者退散 |
1 |
咬邊 |
1、焊接電流過大; |
1、調速適當電流; |
2 |
夾渣 |
1、殘渣未清除干凈; |
1、焊前先將前一層焊渣清除; |
3 |
氣孔 |
1、使用電流太大; |
1、調整適當電流;
|
4 |
重疊 |
1、焊接電流太大; |
1、減少電流; |
5 |
角變形 |
1、焊接金屬收縮; |
1、預先定位,點焊住或加持; |
6 |
翹曲 |
1、焊接金屬收縮; |
1、焊前先沿焊縫較薄向伸展,焊后冷縮時恰將伸展部分縮成原狀; |
項次 |
缺陷種類 |
發(fā)生原因 |
防止方法 |
7 |
焊濺物 |
1、電流太大,電弧過高; |
1、降低電流; |
8 |
弧坑 |
1、焊接時,電弧切斷過快,熔填金屬未能將熔池填滿; |
1、收尾時焊條須回頭將熔池填滿; |
9 |
未焊透 |
1、坡口角度過?。?BR>2、速度過快; |
1、坡口角度加大,或焊件間隙增寬,或依開槽角度選用適當焊條,或由底隙作反面焊接; |
10 |
焊穿現(xiàn)象 |
1、第一道打底之電流過大 |
1、降低電流; |
11 |
外部裂紋 |
1、鋼材含有低合金; |
1、預熱改用低氫系焊條; |
12 |
內部裂紋 |
1、焊條潮濕; |
1、焊條烘干; |
13 |
喉厚過小 |
電流過高 |
電流放小 |
14 |
喉厚過大 |
1、電流太小 |
1、電流增大 |
15 |
外觀不良 |
1、電流過高 |
1、適當調整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