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案
工程概況:
1.1 工程特點:
XXX位于X市X區,北臨XX路,南靠XX路,西側為XX路,東側為XX路,場地交通便利,所有施工機械設備均可直接進入施工區。
施工區場地開闊,施工區域地表無建筑物。
1.2 設計概況:
本工程樁基為人工挖孔樁,樁徑為1000-2000mm,樁身砼強度等級為C30,護壁砼強度等級為C20,厚度約180mm,縱向鋼筋通長,螺旋箍為φ8@200(加密區為φ12@100),加勁箍為Φ14@2000,持力層為中風化巖,樁端進入持力層≥500。
1.3 地質條件:
1.3.1 地層巖性自上而下依次為:
素填土→耕土→淤泥質土→硬可塑粉質粘土→軟可塑狀粉質粘土→粉土→含礫粉質粘土→粉細砂→中粗砂→淤泥質土→圓礫→殘積粉質粘土→全風化灰巖→全風化泥灰巖→全風化砂巖→強風化炭質灰巖→強風化炭質頁巖→強風化灰巖→強風化砂巖→中風化泥灰巖→中風化灰巖→中風化石英砂巖→中風化炭質灰巖。
場址區地表水體主要集中在水塘、水溝、以及主體育場址的沼澤地中,地下水主要賦存于素填土①-1、耕土①-2及淤泥質土①-3中的上層滯水,賦存于粉土②-3、粉細砂③-1、中粗砂③-2、淤泥質土④以及圓礫⑤中的孔隙型潛水,巖體中有少量基巖裂隙水,其中全風化及強風化巖層中地下水相對較多。粉質粘土②-1及中風化巖體為相對隔水層,粉細砂③-1、中粗砂③-2以及圓礫⑤為強透水層。初見水位埋深為0-7.0m。
1.3.2 地質狀況分析:
本工程地質條件極為復雜,施工難度極大,主要表現如以下方面:
① 場地臨近湘江,地下水位較高,局部孔位有淤泥質土,而且厚處達5米,遇水則形成流泥,造成塌孔或成孔困難。
② 軟可塑狀粉質粘土呈可塑-軟塑狀,遇水經攪動則形成流泥,造成成孔困難。
中粗砂層、圓礫層含有豐富地下水,且具有強透水性,滲透系數達100m/d,厚處達7米,一經攪動就會形成流砂,處理起來相當困難。
④ 中風化灰巖巖石較硬,抗壓強度達50Mpa,鉆進較難,中風化石英砂巖則更硬,抗壓強度達到78Mpa,鉆進更為困難,用風鎬無法掘進,需要爆破松動后掘進成孔。
1.4 本工程特點、難點及應對措施
① 本工程工作量大,工期緊
應對措施:成井組織100組(200人)民工同時開挖,可同時開挖約160個樁井,灌注設備上兩套(備用一套),同時準備200Kw柴油發電機組一臺備用,可24小時組織施工。
② 周轉場地和進場道路為新填土區,且正處于雨季
應對措施:進場道路和砼攪拌站及鋼筋材料庫和制作車間、路面、地面必須硬化,該工作一定要抓緊進行。
③ 本工程地質條件極為復雜,施工難度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a、場地臨近湘江,地下水位高,單井涌水量大。
b、淤泥質土、粉土、粉細砂、中粗砂層在水動力作用下,經擾動形成流泥、流砂,造成成孔困難。
c、持力層較硬,中風化灰巖抗壓強度達50MPa,中風化石英砂巖抗壓強度達78MPa,風鎬很難掘進,且入巖工作量較大。
應對措施:采用井點降水,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流砂層處理方案,突破流砂層成井,采用多孔小藥量松動爆破,加快入巖進度。
④ 臨時工房條件較差,人員密度大,衛生保健工作難度大
應對措施:工地配置專業保健醫生和專職衛生清掃員,搞好環境衛生,房間開窗通風,定期消毒,象防非典一樣防流感,工地上配備充足的常用急救物品和藥物。
⑤ 本工程施工處于雨季,且前期氣溫較低,空氣濕度大,成井施工人員每天從里到外衣服都是濕的,每天都得洗澡換衣,而衣服在自然條件下很難干,此事看來是小事,但直接影響到工人健康和施工進度。
應對措施:工地配備熱水鍋爐,配備脫水和烘干機,安排專人負責為民工烘干衣服,保持戰斗力。
2、施工方案
2.1施工部署
2.1.1 施工管理目標:
①施工部署原則:項目實行目標管理,利用先進技術,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優質、高速、低耗完成本樁基工程。
②質量目標:確保本樁基工程質量優良。
③工期目標:確保80天人工挖孔樁全部竣工。
④安全生產目標:杜絕重大傷亡、設備隱患、火災事故,把各種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⑤文明施工目標:執行現場標準化管理,創一流文明施工現場。
⑥服務目標:與各方密切配合,為土建施工創造條件,使業主滿意。
2.1.2施工準備:
①熟悉圖紙、會審施工圖,領會施工組織設計意圖。
提出主要材料、施工機具規格和需用量計劃,并逐步落實供貨單位及進場時間。
②對業主提供的坐標和水準點進行復核,做好軸線控制樁位和半永久性水準點,作出放線測量報告并及時與建設方會簽。
③搭設施工臨時設施,敷設現場臨時水電供應管線。
④確定設備設置位置,按順序組織設備就位安裝。
2.1.3 施工協調:
①積極參與包括業主、監理、設計、地質、施工等各方參加的協調會議,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②服從公安、城管、環衛等政府部門的安排,認真處理好與周邊單位的關系,減少外來干擾,把主要精力投入施工,決不能因外界矛盾而影響施工。
③及時協調各班組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