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新擴建電廠設計規程(十八)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4頁

13.5 高壓配電裝置 
13.5.2 本條規定了位于大氣嚴重污穢地區的110kV~500kV全封閉組合電器的選擇原則,除必須經技術經濟論證外,還應以廠區污濕特性、運行經驗與實測的等值覆鹽密度以及污穢分級標準為依據,以對其適用條件予以嚴格限制。 
13.7 電測量儀表裝置 
13.7.2 目前數字化控制設備中廣泛采用交流采樣裝置,規定了對其測量精度的要求。 
13.7.3 對電廠端的電能量計費系統裝置作出要求。 
13.8 二次接線 
13.8.1 對本條作以下說明: 
1 為提高自動化控制水平,推薦125MW容量等級的機組采用單元控制室方式; 
2 為降低造價,簡化運行,根據大量電廠的運行經驗,不推薦設置電氣網絡控制室。 
13.8.2 本條文作了如下規定: 
1 對于單元控制室的電氣設備,可采用DCS控制方式; 
2 由于不推薦設置電氣網絡控制室,所以電氣網絡部分的控制推薦采用計算機監控系統; 
3 對于采用主控制室控制方式的中、小容量機組,仍采用常規強電控制方式。 
13.8.7 當電氣采用DCS控制方式時,常規的電氣硬手操設備可能全部取消,常規的手動準同期操作方式不能實現,而且目前自動準同期裝置的可用率已達到或超過DCS的水平,因此可以取消常規的手動準同期方式。僅當運行條件限制,運行單位強烈要求時,才考慮加裝常規的手動準同期裝置。 
13.8.13 僅對電氣控制進入DCS的控制方式作出原則性的規定,詳見《火力發電廠、變電所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程》和火力發電廠單元機組DCS電氣控制設計的有關規定中對DCS電氣控制作出的詳細規定。 
13.8.14 對網絡監控計算機系統的結構作出規定。 
13.9 照明系統 
13.9.2 根據125MW及以下容量機組電廠的運行經驗,本條規定正常照明宜采用動力和照明網絡共用的低壓廠用變壓器供電的方式。若低壓廠用電系統中性點采用不接地方式,則動力和照明網絡應予分開。 
為提高200MW及以上容量機組電廠低壓動力網絡的供電可靠性和確保照明系統的供電質量,規定正常照明宜采用由專用照明變壓器供電的方案。 
13.9.3 按國標《安全電壓》的規定:“當電氣設備采用24V以上的安全電壓時,必須采取防止直接接觸帶電體的保護措施”,故本條對生產廠房內安裝高度低于2.2m照明燈具以及熱管道與電纜隧道內照明燈具的安全電壓規定為24V。 
13.9.5 為確保電廠的安全運行和防止船只對取、排水口及碼頭等構筑物可能造成的危害,本條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13.10 電纜選擇與敷設 
13.10.3 考慮到300MW及以上容量的機組均為電網的主力機組,為提高其運行的安全性,除必須對電纜采取有效的防火封堵等措施外,還作出了“其主廠房、輸煤、燃油及其他易燃易爆場所宜選用阻燃電纜”的規定。按采用阻燃電纜后增加的初投資與依電纜火災幾率引起的損失費用之間合理平衡的原則,規定應采用能滿足《成束電纜燃燒試驗條件》的C類阻燃電纜。 
13.10.4 鑒于全廠的重要負荷回路(如消防、報警、應急照明、保安負荷、斷路器操作直流電源、計算機監控、雙重化保護、中央水泵房和輸煤系統等)在著火后一定時間需維持供電或不致因此而擴展為全廠性事故,故條文規定“對此應采取耐火分隔或分別敷設于兩個相互獨立的電纜通道中”。 
13.11 廠內通信 
13.11.3 鑒于目前生產管理通信用電話交換機的類型已全部是分時制程控交換機,所以規定“應采用程控交換機。” 
13.11.4 對于單元控制室和網絡控制室設置的調度總機,由于目前絕大部分已選用程控調度總機,所以在此也規定了“當采用程控調度總機時,宜采用全廠設置一臺調度總機,各單元控制室和網絡控制室設置分調度臺的方式。”的條文。 
14 水工設施及系統 
14.1 水務管理 
14.1.3 本條文強調要加強水務管理工作。對全廠各類供水、用水和排水作全面的綜合平衡和優化設計,以提高重復用水率。對于不能重復利用的水要達標排放。 
14.1.4 規定了發電廠循環供水系統和海水直流供水系統的設計耗水指標。在申請用水指標時,應為電廠初期運行留有10%的裕度。 
14.1.5 對于200MW及以下的機組,上述設計耗水指標已考慮了供汽和供熱水所需的水量。 
14.1.6 提高電廠水務管理水平,對各水系統的水量、水質進行有效的監控,是保障發電廠貫徹水務管理的必要措施。 
14.1.7 在選定發電廠貯灰場時,是采用水灰場還是干灰場,要綜合考慮多項因素,進行全面技術經濟比較,以優化設計,控制工程造價。 
14.2 供水系統 
14.2.2 河道并非電廠專用,要考慮電廠取水口上游目前的和規劃的工農業用水量,同時要取得水資源管理部門同意用水的正式文件。 
14.2.3 我國水資源比較貧乏,應限制開采地下水。如果采用地下水作為電廠補給水源時,要取得水資源管理部門同意用水的正式文件。 
14.2.7 地表水中的懸浮物含量在(50~100)mg/L之間時是否需要處理,可結合全廠供水條件、工業水系統水質要求等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補充水中的懸浮物含量小于50mg/L時可不處理。 
14.2.9 規定了也可采用擴大單元制。擴大單元制運行管理靈活、經濟,但投資增加,檢修較復雜。 
14.2.10 采用直流、混流或混合供水系統時,取、排水口的位置直接關系到發電廠的投資、安全運行和對水域生態的影響。當條件復雜時,應進行物理模型試驗或數模計算以確定發電廠取、排水口的合理位置。 
14.2.12 在空冷系統設計中引入了初始溫差值的概念。空冷汽輪機的運行背壓是隨當地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汽輪機排汽背壓下的飽和溫度tn和進入空冷塔的空氣干球溫度ta之差,稱為初始溫差(ITD)。ITD的取值與汽輪機的可發功率(或發電量)、基建投資有關,因此應根據當地氣象條件、汽輪機特性等因素優選后確定。ITD值直接影響空冷系統散熱器數量的選擇,通過優化還可確定空冷型式、設計氣溫和汽輪機額定背壓等參數。 
14.3 取水構筑物和水泵房 
14.3.6 在一般情況下,一臺汽輪機配備兩臺循環水泵,其總出力等于該機組的最大計算用水量是合適的。但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水源水位隨季節變化而變幅較大時,亦可每機配置三臺泵(夏季運行三臺泵,冬季運行兩臺泵)。  14.4 管道和溝渠 
14.4.4 循環水及補充水管材的選用,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后決定。對于輸送海水的管道、大口徑循環水壓力管道和補給水管道,宜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 
14.5 冷卻池和冷卻塔 
14.5.1 國家加強了對水資源的管理,當利用水庫、天然湖泊或河網作冷卻池時,要取得主管部門同意的文件,并需通過數模計算或原體觀測等其他手段進行設計。 
14.5.5 作此規定的目的是為了減小通風阻力,提高冷卻效率。 
14.5.11 根據南非發電廠的布置經驗,夏季主導風向應順著主廠房的縱向,這樣可以避免空冷凝汽器出口熱風的回流。 
14.6 外部除灰和貯灰場 
14.6.2 關于檢修道路的標準,以簡易道路為宜。可參照GBJ22《廠礦道路設計規范》中道路等級劃分的“輔助道路”級,即路面寬3.5m,最大縱坡9%等;路面可參照該規范中的中級路面,即泥結碎石、級配礫(碎)石。 
14.6.3 薄鋼管(或水泥管)內襯鑄石是目前常用的耐磨管道。當采用其他耐磨管道時,應對所用投資及耐磨性能進行綜合論證。 
14.6.5 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沖灰水回收循環利用既可節約水資源,也可減少對地表水的污染。 
14.6.6 為了防止飛灰污染環境,平原干灰場周邊需設寬10m的綠化隔離帶。 
14.7 生活給水和廢水排放 
14.7.4 發電廠煤場一般占地數公頃,堆有大量原煤。降雨時,煤場表面形成徑流,細小的煤粉顆粒隨水流排入下水道,這不符合環保要求。因此,發電廠應設煤場雨水沉淀池,以收集煤場初期受污染的雨水。 
14.8 水工建筑物 
14.8.3 水工建筑物(這里主要是指取水構筑物和水泵房)的施工,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施工條件一般比較困難,施工費用較多,因此,一般宜按規劃容量統一規劃。當取水構筑物和水泵房不受布置和施工等條件限制,且經濟上合理時,則應隨著主機分期建設。 
14.8.10 項目法人制的實施使基建、運行收支兩本變為一本賬,所以貯灰場初期壩形成的貯灰庫容不宜太大,可采用后期灰渣子壩加高的方法控制工程造價。 
14.8.13 為了確保灰場運行安全可靠,在灰場四周設置截洪溝,將灰場一定標高以上流域面積的洪水排到灰場之外。鑒于干灰場存灰對雨水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下游還有擋水用的堆石棱體,因此截洪溝的設計標準不宜太高。 
14.8.14 攔洪壩位于山谷上游端,用于攔蓄上游流域面積的洪水,壩下和溝底埋設排洪涵管,洪水通過排水系統排至灰場外,所以攔洪壩的設計要考慮排洪涵管的共同作用。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