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新擴建電廠設計規程(十三)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2頁

19.5 防塵、防毒及防化學傷害 
19.5.1 發電廠設計中應有防止粉塵飛揚的設施。貯煤場(含干煤棚)應設置覆蓋整個煤堆面積的噴灑設施。卸煤點宜設原煤加濕設施。運煤系統應采取以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運煤系統各建筑物的地面宜采用水力清掃。粉煤灰在輸送與貯存時應防止粉塵飛揚。制粉系統與除灰系統等應采取防止漏粉、漏灰的措施。 
鍋爐房(或鍋爐)應設有負壓吸塵裝置,并定期兼管煤倉間的干式清掃。 
19.5.2 運煤系統煤塵綜合防治設計應符合下述標準: 
1 煤塵中含有10%及以上游離二氧化硅時,工作地點空氣中含塵濃度不應大于2mg/m3,呼吸性矽塵濃度不應大于1mg/m3。當空氣中呼吸性矽塵濃度大于1mg/m3時,應采取個人防護措施;除塵系統向室外排放濃度不應大于60mg/m3。 
2 煤塵中含有10%以下游離二氧化硅時,工作地點空氣中含塵濃度不應大于10mg/m3,呼吸性煤塵濃度不應大于3.5mg/m3。當空氣中呼吸性煤塵濃度大于3.5mg/m3時,應采取個人防護措施;除塵系統向室外排放濃度不應大于120mg/m3。 
19.5.3 對貯存和產生有害氣體或腐蝕性介質等場所及使用含有對人體有害物質的儀器和儀表設備,必須有相應的防毒及防化學傷害的安全防護設施,并應符合TJ36《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等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9.5.4 加氯系統應設置泄氯報警裝置和氯氣吸收裝置等安全防護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的設計,應符合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9.5.5 SF6高壓開關室及SF6高壓開關檢修室應設置機械排風設施,室內空氣不允許再循環,其SF6的含量不應超過6000mg/m3。有關安全防護設施的設計,應符合DL408《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T639《六氟化硫電氣設備運行、實驗及檢修人員安全防護細則》及其他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9.5.6 當汽輪機調速系統和旁路系統的控制油采用抗燃油時,應有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室內空氣中有害物的濃度值不應超過現行的國家有關衛生標準的規定。 
19.6 防噪聲及防振動
19.6.1 在發電廠設計中,應對鍋爐房、汽機房和運煤系統等進行噪聲控制。對于生產過程和設備產生的噪聲,應首先從聲源上進行控制并采用隔聲、消聲、吸聲、隔振等控制措施。噪聲控制的設計,應符合GBJ87《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及其他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9.6.2 防治振動危害,應首先從振動源上進行控制并采取隔振、減振等措施。防振動的設計應符合GB50040《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范》、GB10434《作業場所局部振動衛生標準》及其他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9.7 防暑、防寒及防潮 
19.7.1 防暑、防寒及防潮的設計,應符合TJ36《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J19《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及其他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9.7.2 發電廠的地下卸煤溝、運煤隧道及地下轉運站等應設置防潮設施。 
19.8 防電離輻射及防電磁輻射 
19.8.1 發電廠的電離輻射(如X射線、γ射線等)工作室及放射源庫等的設置及防護設計,必須符合GB4792《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89)國務院令第44號《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GB8703《輻射防護規定》及其他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9.8.2 微波輻射的衛生防護設計,應符合GB10436《作業場所微波輻射衛生標準》、GB8702《電磁輻射防護規定》、DL5025《電力系統微波通信工程設計技術規程》及其他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9.9 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機構及設施 
19.9.1 安全教育室和醫療衛生機構的設計應符合國家和行業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20 消 防 
20.1 一 般 規 定 
20.1.1 發電廠的消防設計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防止或減少火災危害,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 
20.1.2 發電廠應有完整的消防給水系統,還應按消防對象的具體情況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和專用滅火裝置,并應合理配置滅火器。發電廠建(構)筑物及各工藝系統消防設計應符合GB50229《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及GBJ1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國家規范的要求。 
20.2 消防給水 
20.2.1 發電廠廠區內同一時間內可能發生火災的次數應按一次考慮,廠區內消防給水水量應按發生火災時的一次最大消防用水量, 即室內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計算。 
20.2.2 發電廠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給水管網、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給。選用的水源和取水方式必須確保消防用水的可靠性。 
20.2.3 100MW機組及以下的發電廠消防給水可采用與生活水合并的給水系統;125MW機組及以上的發電廠消防給水應采用獨立的給水系統。 
20.2.4 消防水池的容量應滿足在火災延續時間內室內、外消防用水總量的需要。與生產、生活用水合并的水池,應有確保消防用水的可靠措施。消防水池容量超過1000m3時,應分成兩個。 
20.2.5 消防水池的補水時間不宜超過48h,但缺水地區可延長到96h。 
20.2.6 在主廠房、貯煤場、油罐區的周圍,應設置環狀消防給水管網。進環狀管網的輸水管應不少于兩條,當其中一條故障時,其余輸水管應仍能通過100%的消防用水總量。環狀管道應采用閥門分成若干區段。 
20.2.7 下列建筑物內應設置室內消火栓: 
1 主廠房(汽機房內各層和鍋爐房的底層、運轉層,煤倉間各層,除氧間運轉層、除氧層,電梯間各層和樓梯間等); 
2 運煤建筑物; 
3 生產、行政辦公樓; 
4 材料庫;
5 啟動鍋爐房; 
6 柴油發電機房; 
其他建筑物的室內消火栓設置,應按現行的國家有關防火標準和規范執行。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