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第一章 研究背景
根據現代管理方法的需要,上海市市政管理處與同濟大學道交系共同進行了“上海市橋梁管理系統”的開發和研究工作。本章主要介紹橋梁管理系統的國內外研究近況、上海市橋梁管理工作的工程背景及管理背景等部分內容。
1.1國內外研究近況
1.1.1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概況
管理信息系統是研究一個組織中以計算機處理為基礎,為各級管理決策層提供必要的管理控制信息和輔助決策功能的人機系統。他通過有效的信息儲備、提高信息處理的合理性和速度,改善管理決策過程,從而促進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新型學科,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管理科學的發展得到了飛速發展。這門學科是以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管理科學、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等理論為基礎的綜合性學科。按照計算機科學用于決策層次的提高和輔助決策問題性質的改變,管理信息系統科學的發展經歷了下列階段:
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階段,即電子數據處理階段。在60年代初一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工資處理為標志,揭開了計算機用于管理的帷幕,其內容為數據存儲維護、簡單加工等單項處理。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階段,即管理信息系統階段。有關MIS 的概念由美國Stotter及Horn 等人提出,到1968年已經成熟。與EDP相比,MIS 已經能進行各種信息的綜合分析處理,為管理決策層和戰略決策層提供信息支持和輔助決策,并實現信息共享。系統包括數據庫和模型庫等,一般功能包括提出問題、判斷問題的性質、模型求解、交互提供查詢和報表輸出等。
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階段,即決策支持系統階段。與MIS 階段相比,它的主要特點是幫助決策層人員解決半結構化問題和非結構化問題,所用的典型技術是人工智能方法,是支持和幫助決策而不是取代決策,系統一般由數據庫、方法庫、模型庫用戶交互系統組成。與這一階段同時出現的OA(Office Automation)即辦公自動化系統也發展起來,其主要目的是運用高效的工具提高辦公速度,如文字處理、數據、圖象、音響及網絡化處理等功能,并向多功能、復合化與MIS 集成發展。
隨著計算機管理技術的發展以及它在許多領域中的廣泛運用,我國公路部門也相繼開發了各類管理系統,其中運用較為成熟的是道路路面管理系統。近年來,隨著橋梁病害的增長,功能下降、交通量增大以及荷載等級的提高,橋梁的養護維修和加固改造的工作量也日趨繁重,另一方面,橋梁養護需求和資金缺乏之間的矛盾也為如何實行科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將計算機運用技術用于橋梁管理工作,這就誕生了橋梁管理系統這門新興學科。
1.1.2橋梁管理系統的發展概況
橋梁管理系統是最先發展于70年代的美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單項數據處理到具有多數據、多知識的綜合處理能力的專家系統階段。從八十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躍發展它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深化并與CAD 集成,成為管理部門辦公自動化的一部分,并能輔助決策參與管理還為設計、施工等其他部門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
1968年,美國聯邦公路總局研究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橋梁管理系統“國家橋梁檔案庫(NBI)”,其軟件基本上是一些數據文件形式,起初的功能也很簡單,只能完成一些數據保存、基本統計查詢和簡單報表輸出等檔案管理工作,屬于管理系統中的EDP 階段,是第一代橋梁管理系統。該系統經過了近30年的運行并不斷得到充實,改進和提高,目前已經成為記錄、儲存、更新和統計美國國家公路上各項橋梁數據的國家橋梁數據系統;同時,還能為這些橋梁的使用性能作出評定,對候選項目進行優先排序并為橋梁重建和維修計劃提供輔助決策,目前的這套系統已經具備了一個現代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
在聯邦公路局NBI的基礎上,美國的賓法尼亞、明尼蘇達、佛羅里達、堪薩斯等幾十個州,均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先后開發了自己的橋梁管理系統,這些系統都擁有數據庫管理、技術狀態評價、需求預測、優先排序等功能。有些系統還初步擁有了壽命周期分析法進行項目方案優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