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6-20 共3頁
第二節 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的構成和計算
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是由設備購置費和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組成的,它是固定資產投資中的積極部分。在生產性工程建設中,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占工程造價比重的增大,意味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一、設備購置費的構成和計算
設備購置費是指購置或自制的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設備、工器具及生產家具等所需的費用。它由設備原價和設備運雜費構成。
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1.2.1)
式中,設備原價指國產設備或進口設備的原價;設備運雜費指除設備原價之外的關于設備采購、運輸、途中包裝及倉庫保管等方面支出費用的總和。
(一)國產設備原價的構成及計算
國產設備原價一般指的是設備制造廠的交貨價,或訂貨合同價。它一般根據生產廠或供應商的詢價、報價、合同價確定,或采用一定的方法計算確定。國產設備原價分為國產標準設備原價和國產非標準設備原價。
1.國產標準設備原價
國產標準設備是指按照主管部門頒布的標準圖紙和技術要求,由我國設備生產廠批量生產的,符合國家質量檢測標準的設備。國產標準設備原價有兩種,即帶有備件的原價和不帶有備件的原價。在計算時,一般采用帶有備件的原價。國產標準設備一般有完善的設備交易市場,因此可通過查詢相關交易市場價格或向設備生產廠家詢價得到國產標準設備原價。
2.國產非標準設備原價
國產非標準設備是指國家尚無定型標準,各設備生產廠不可能在工藝過程中采用批量生產,只能按訂貨要求并根據具體的設計圖紙制造的設備。非標準設備由于單件生產、無定型標準,所以無法獲取市場交易價格,只能按其成本構成或相關技術參數估算其價格。非標準設備原價有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如成本計算估價法、系列設備插入估價法、分部組合估價法、定額估價法等。但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應該使非標準設備計價接近實際出廠價,并且計算方法要簡便。成本計算估價法是一種比較常用的估算非標準設備原價的方法。按成本計算估價法,非標準設備的原價由以下各項組成:
(1)材料費。其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費=材料凈重×(1+加工損耗系數)×每噸材料綜合價(1.2.2)
(2)加工費。包括生產工人工資和工資附加費、燃料動力費、設備折舊費、車間經費等。其計算公式如下:
加工費=設備總重量(噸)×設備每噸加工費(1.2.3)
(3)輔助材料費(簡稱輔材費)。包括焊條、焊絲、氧氣、氬氣、氮氣、油漆、電石等費用。其計算公式如下:
輔助材料費=設備總重量×輔助材料費指標(1.2.4)
(4)專用工具費。按(1)~(3)項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計算。
(5)廢品損失費。按(1)~(4)項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計算。
(6)外購配套件費。按設備設計圖紙所列的外購配套件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重量,根據相應的價格加運雜費計算。
(7)包裝費。按以上(1)~(6)項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計算。
(8)利潤??砂?1)~(5).項加第(7)項之和乘以一定利潤率計算。
(9)稅金,主要指增值稅①。計算公式如下:
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一進項稅額(1.2.5)
當期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增值稅率(1.2.6)
銷售額=(1)~(8)項之和
(10)非標準設備設計費:按國家規定的設計費收費標準計算。
綜上所述,單臺非標準設備原價可用下面的公式表達:
單臺非標準設備原價={[(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1+專用工具費率)×(1+廢品損失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包裝費率)一外購配套件費)×(1+利潤率)+銷項稅額+非標準設備設計費+外購配套件費(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