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
答:按照國家標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 50500—2003)》(以下簡稱計價規范),配套使用江蘇省建筑與裝飾、安裝、市政工程計價表(以下簡稱計價表)、費用計算規則和項目指引,由招標人(發包人)提供工程量數量,投標人(承包人)自主報價,按規定的評標辦法評審中標(確定合同價格)的計價方式。
2、什么是工程量清單?
答:工程量清單,是表現擬建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措施項目、其它項目名稱和相應數量的明細清單。
3、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發布時間?工程量清單計價在我省的執行時間?
答:《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為國家標準,自2003年7月1日起發布實施。我省從2004年4月1日起執行。
4、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對造價管理部門的要求?
答:(1)做好消耗量定額的編制工作,用反映社會平均生產率水平的消耗量定額來引導和規范市場。
(2)做好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工作,建立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定期公布各種設備、材料、機械臺班的價格以及各類工程造價指數。
(3)進一步加強對建設市場的監督管理。做好政府宏觀調控和政府投資工程的監管工作。
5、我省采取了哪些貫徹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實施的步驟?
答:(1)成立專門的工程量清單規范宣貫領導小組,并由省建設廳分管領導擔任組長。
(2)出臺配套的計價表、指引、費用計算規則和相關執行文件,為我省實施工程量清單提供了依據。
(3)積極做好計價規范的宣貫培訓工作,對全省5700多名造價工程師和3萬余名造價編審人員進行了培訓。(4)充分做好清單執行前后的調研工作,掌握清單實施情況,及時解決相關問題。
(5)為進一步推進我省工程量清單計價改革工作,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學習宣傳月活動,讓各方主體了解工程量清單規范執行的重要意義。
6、目前國際上的造價依據的管理模式?
答:當前,在國際上主要存在兩種造價依據的管理模式:
(1)英美模式:定額由政府委托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機構制定發布。如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制定的《建筑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在美國是由造價咨詢公司發布《工程新聞紀錄》;另外,美國的地方政府也自行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標準和規則供政府投資工程使用,如華盛頓綜合開發局制定的《小時人工單價》、《人工材料單價表》,加利福尼亞州政府發行的《建設成本指南》。
(2)日本模式:政府統一發布定額標準。如建設省制定發布《建筑工事積算基準》、《建筑工程標準定額》、《建筑工程量計算基準》等定額標準。
由此可見,在市場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中,定額至今仍然作為確定工程造價的一個重要依據,其管理上的區別僅限于制定和發布的機構不同。
7、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目的?
答:(1)規范建設市場秩序,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
(2)促進建設市場有序競爭和企業健康發展。
(3)轉變我國管理政府職能。將過去由政府控制指令性定額計價轉變為制定適應市場經濟規律需要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有效加強政府宏觀調控。
(4)為建設市場主體創造一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市場競爭環境。
8、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意義?
答:(1)有利于貫徹“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招投標雙方在統一的工程量清單基礎上進行招標和投標,承發包工作更易于操作,有利于防止建筑領域的腐敗行為。
(2)工程量清單報價可以在設計中期進行,縮短了建設周期,為業主帶來明顯經濟效益。
(3)要求投標方編制企業定額,進行項目成本核算,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
(4)清單條目簡潔明了,有利于監理工程師進行工程計量,造價工程師進行工程結算,加快結算進度。
(5)工程量清單對業主和承包商之間承擔的工程風險進行了明確劃分。業主承擔了工程量變動的風險,承包商承擔了價格波動的風險,體現了風險分擔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