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25 共10頁
商業賄賂漸成社會頑癥 治理根本在于治“權
【編者按】據報道,從2005年8月到2006年6月,全國共查處商業賄賂案件6972件,涉案金額19.63億元,其中涉及國家公務員的案件1603件,占總數的23%。在一些行業和領域,商業賄賂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潛規則”。為遏制商業賄賂發展態勢,中央近年來多措并舉重拳出擊,并將其作為反腐倡廉的重中之重來治理,然而由于商業賄賂涉及面廣,系統復雜,加之立法局限、執法取證困難等一系列因素,破解這一社會“頑癥”依然任重道遠。我們認為,治理商業賄賂,根本在于治“權”。遏制權力尋租行為,讓權力運行陽光透明,是商業賄賂的根本解決之道。
查辦商業賄賂案件僅是冰山一角
中央重拳出擊嚴懲商業賂賄(資料圖)
全國查處商賄案近7千件 涉及廳局級干部49人
新華網: 中央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監察部副部長李玉賦7月31日說,從2005年8月到2006年6月,全國共查處商業賄賂案件6972件,涉案金額19.63億元;涉及國家公務員的案件1603件,占總數的23%; 涉案金額5.08億元;工程建設、醫藥購銷等六大領域和銀行信貸、證券期貨等九個方面的案件有5480件。
公安部部長助理:查辦商業賄賂案件僅冰山一角
人民日報:“無論立案數、破案數還是打擊處理人員數量都是呈逐年上升趨勢 ?!惫膊坎块L助理兼經濟犯罪偵查局局長鄭少東說,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們的統計數據并不能真實反映近年來我國商業賄賂犯罪的客觀狀況,在一些行業和領域,商業賄賂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潛規則”,犯罪形勢十分嚴峻,“目前公安機關查辦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
商業賄賂成潛規則 六成公眾對治理信心不足
中國青年報:近94%的人認為在中國做生意,給回扣、好處費和請客送禮的現象普遍;六成公眾對反商業賄賂的成效信心不足
商業賄賂遭遇“界定難”、“治理難”
治理商業賄賂面臨“立法”和“執法”兩大挑戰
中國監察:盡管我國已初步建立起懲治商業賄賂的立法體系,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商業賄賂的有效治理。一是立法滯后,缺少一部較高立法層級的統一的反商業賄賂法。二是對商業賄賂的行政制裁力度不夠,難以達到處罰效果。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商業賄賂的行政罰款最高不超過20萬元。三是治理商業賄賂的刑事立法不夠完善。如對犯罪單位沒有設置相應的資格刑,不利于刑罰功能的充分發揮。
來自陜西檢察院的調查:商業賄賂案為何難查辦
中國青年報: 現行立法對犯罪主體的限定過于狹窄,使一些本應受到懲處的商業賄賂主體得不到相應的處罰。 案件線索匱乏,調查取證困難也是影響查處的主要因素之一。
北京衛生局稱“紅包”不屬商業賄賂遭媒體質疑
雪花啤酒重慶遭禁引爭議:促銷還是商業賄賂?
懲治商業賄賂總體呈鈍化趨勢 執法底線后退
最高法副庭長談區分商業賄賂罪與非罪界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