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6 共5頁
1. 解釋英國稅收體系的運作
2. 公司和集團公司企業稅負的計算
3. 職員、個體經營者和合伙人(方)所得稅的計算
4. 法人企業和非法人企業應稅收益的計算
5. 對增值稅原則和范圍的解釋和應用
6. 解釋國家保險體系對職員、雇主和個體經營者的影響
7. 解釋在應納稅款遞延或減少中豁免和減免的運用
8. 展示所學到的技術方法
大綱的重點內容:
1、 法人企業
l 公司稅的范圍
l 應繳納公司稅的利潤
l 對收入的征稅
l 公司稅負的計算
l 自我評價體系
2、 非法人企業
l 基本收入所得稅的計算
l 自我評價體系
l 方案
l 案例I/II
3、 員工
l 方案E
關于考試: 考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測試大綱的重點內容,非重點的內容可能是問題的一部分,但最多不會超過10分。第一部分的55分中至少40分是計算。第一部分是兩道必答題,第1題一般是法人企業的,分值近30分;第二道題是非法人企業或員工的,分值近25分。第二部分是從5道題中任選3道題。第二部分綜合了計算和書寫。每道題15分,共45分。考卷會提供有關稅率、抵扣率等。
2.4 財務管理與控制
目的:理解為分析財務不同出處的益處和資本投資機會的財務管理方法,為企業計劃和控制,管理財務技巧的應用。
內容介紹:2.4是第二部分必修的一門課程,幾乎沒有中國學生可以獲得這門課程的免試。它包括兩方面內容: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有些基礎的課程已經在1.2中闡述過了。本課程包含了很廣闊的行業知識,是3.3和3.7的基礎。
同其它階段的考試比較,2.4 的通過率相當差(全球2002年6月的通過率為39%, 是最低的;2001年12月的通過率為41%)。主要問題可能是因為該考試涉及的知識面太廣泛, 同第一階段考試相比,要求的標準更高。對于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 較差的分析和解釋能力也是導致通過率低的原因之一。
核心領域分析:
資產投資:該課程必修內容趨向于金融管理和成本會計課程的結合, 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運用基礎知識進行管理決策的能力。資產投資規劃作為經常考試的內容在以往3次考試中的第一題都包含了。弱項內容如下:相對成本和收益的概念(建議閱讀2001年2-3月刊學生會計中Mike Tayles的文章)、通貨膨脹和稅收。
金融活動:該主題的核心知識點是金融產品的多樣性資源,基金的成本, 其優點和缺點以及金融比率分析。通常會出解釋和討論性的問題,當然,基本的運算能力是需要的。主要問題如下:缺乏對于金融產品的多樣性的清除理解、不善于運用金融比率解釋業績和結果。
運營資本管理:股票(原料、 生產過程中、成品)、借方、貸方和現金管理是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識點。該主題涉及到大量的計算,在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需要掌握:徹底的理解新的流程、很好的理解短期資本在生產型企業中的循環尤其是現金流。
成本體系:1.2階段的基礎理論在這個階段尤其重要,該階段需要加強的是對分配成本,邊際成本和不確定的活動成本概念的掌握。尤其是行為概念會經常考察到。主要的問題如下:缺乏對成本計算類問題的聯系、對于非盈利性組織的成本信息缺乏。
變量分析:普通變量和發展變量分析,損益表編制和分析是主要考察內容。考察難點如下:固定生產費用變量、原料的混合以及利率變量。
預算以及預算控制:該部分的考察點主要是運用預算體系和預算控制的理論來解答與預算表相關的計算和解釋性問題。難點如下:量化對預算的幫助。
其它有用信息:在2002年2月的教師論壇,經濟學家們一起討論了教學大綱,匯率的問題可能成為2.4課程的基礎。 因此在準備考試的時候需要合理的安排時間。
2.5 財務報告
目的:經過1.1的學習,掌握了財務報告中的基本技能,通過2.5的學習鞏固知識,理解更多的財務會計概念和原理。要求考生在實際工作中通過準備和解析財務報告來應用。
內容介紹:自2001年12月啟用的新大綱在ACCA第二階段的考試中加入了有關財務會計方面的內容,由1.1、2.5、3.6構成一個從簡至繁、循序漸進的關于財務會計的知識框架,從而改變了舊版大綱的不合理狀況――在第二階段無財務報告的考試科目但在第三階段卻有兩門與財務會計有關的科目。其中的2.5可以說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要求考生在理解1.1中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達到對現行國際會計準則較為全面的把握,并進而為3.6中更高層面的要求――如對目前財務會計面臨的難題與發展前景等進行討論及某些2.5中未做要求的準則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考察內容:2.5的試題共計四道,限時三小時。第一題為關于合并報表的必答題,考生應掌握IAS22、IAS27、IAS28及IAS31的基本內容,諸如商譽的計算、少數股東權益及合并儲備的確定、公司間交易的抵消、聯營公司的處理及購買法與權益集合法的區別等等,不過該階段并不涉及間接控股、分次購并、處置等更為復雜的合并報表內容。其余三題可由考生任選(四選三),總的說來是要求考生具備對IAS基本內容的理解。這一部分的題目類型或是根據若干資料編制財務報表,或是在一個大題中設幾道各自獨立的問題,不過殊途同歸,目的都是檢驗考生對IAS 的掌握程度。IAS36、IAS37、IAS38、IAS16、IAS40、IAS17、IAS33、IAS7、IAS11、IAS12等都是ACCA Paper 2.5考試較為偏愛的準則,另外理論方面也不可忽視,如實質重于形式、收入確認等內容。
需要說明的是,ACCA考試與國內考試的思路不同,ACCA更重視考生對全局的把握及其分析能力,因而也更為靈活。例如2.5決不會有做會計分錄的題目出現,而在國內考試幾乎必不可少;又如2.5涉及財務分析的題目中財務比率的計算可以選擇不同方法,只要一致應用且說明問題即可,分析重于計算,而國內考試則一定會強調標準答案。因此考生在備戰ACCA考試時要注意調整思路,選擇適應ACCA要求同時也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